高中地理 2.1 (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内容摘要: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大气的受热过程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_。 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 部分被大气_或_,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_和_。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_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 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_。 4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 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 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_。 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_。 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_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3由于 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 2、大气运动最_的形式。 4地面 _,近地面空气就会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就会减小,形成_,上空的空气聚集起来,密度增大,形成_;地面_,近地面空气就会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聚集起来,密度增大,形成_,上空的空气流出,密度减小,形成_。 基础达标练知识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 12 题。 1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A和较小 B和较小C和较小 D和较小2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A小大 B大小C小大 D大小知识点二热力环流读图,回答 34 题。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 为水平气流,b、d 为垂直气流,则甲、 3、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4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其余条件与上题相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建立的企业是()A造纸厂 B水泥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方法技巧练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1)A、B 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的曲线是_。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_,这是由于_。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_,这是由于_。 (4)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小)_。 方法技巧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1)大陆与海洋:大陆上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大。 原因是大陆热容量小,白 4、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冬季降温快,而海洋相反。 (2)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 原因是白天多云,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气温较晴朗夜晚高。 (3)低纬与中纬: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原因是中纬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终年高温。 在赤道洋面上年较差最小。 一、选择题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内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 3。 据此完成 12 题。 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 5、源2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据此回答 34 题。 3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DCAB BABDDAB DCDB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向低纬凸出向北凸出向南凸出A B C D下图为某地区近地面与 600 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 57 题。 5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气压高于地B地气压低于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地比地更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的风向为东南风 Bb 6、为上升气流Cc 的风向为西南风 Dd 为上升气流7若该图表示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B甲乙都是陆地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甲乙都是海洋8下列热力环流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二、综合题9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对气温、降水和风的影响十分显著。 下图中的甲图表示的是空气由开阔地进入山地峡谷时产生的大风现象。 乙图是黑龙江省某地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峡谷地带出现大风的原因是_。 为了避免峡谷风效应,城市住宅楼的建设应注意哪些问题。 (2)山顶与山谷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_,试分析原因。 (3)图乙 7、表示的是_(冬、夏)季的气温日变化,请说明判断依据。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4)山谷与山顶相比,其更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是_,试分析原因。 答案知识清单太阳辐射能吸收反射反射吸收 长波辐射地面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能地面冷热不均 简单温度高 低气压高气压 温度低 高气压 低气压基础达标练1D由图可知为太阳辐射,为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为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部分。 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较小使得其气温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低,同时由于大小导致当地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大而使得小麦产量高、质量好。 3D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甲地有下沉气流 b,而乙地有上升气流 d,则说明甲地相对较冷,气流下沉, 8、近地面气压升高,而乙地相对较暖,气流上升,使近地面大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同高度的甲地低,因而甲、乙两地气压关系为甲乙。 同理甲、乙两地上空的丙、丁两地气压关系为丁丙。 又据随高度升高气压递减的原理,乙、丁两处气压关系为乙丁,所以正确选项为 D。 4B因为水平气流 a 是从甲地吹向乙地,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将有大量废气、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厂布局在甲地,以确保城市大气环境不被污染。 造纸厂污水排放量大,废气排放量较小,水泥厂粉尘污染严重,家具厂和电子厂属于轻污染或无污染的工业,因而选 B 项。 方法技巧练(1)A(2)低云层大量反射太阳辐射,致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低(3)高云层中的水汽大 9、量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逆辐射增强(4)小解析阴天时,由于云层大量反射太阳辐射,致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比晴天低;夜晚,云层中的水汽又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加强,气温比晴天高。 由于白天气温比晴天低,夜晚又比晴天高,因而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小。 综合提升1D实验的结论是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气温足足高了 3,主要原因是土对气温升高起了决定性作用,验证了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A根据高空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可知,A 处的气压高于 B 处;近地面的气压分布与高空相反,即 D 处高于 C 处;且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故四地气压值的正确排序为 DCAB。 近地面大气从海洋 10、吹向陆地,即陆地的气温高于海洋,故北半球大陆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即向北凸出。 5A正常情况下,垂直方向上,大气层中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如果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会降低,高空气压会升高,这样近地面 0 米与高空 600 米的气压差会缩小;反之,近地面冷却,空气会下沉,近地面 0 米与高空 600 米的气压差会增大。 图 2 中甲地 0 米与 600 米的气压差大于乙地,说明甲地空气下沉,乙地空气上升,故甲地近地面的气压高于乙地,即地的气压高于地。 6D由上题分析可判定 b 是下沉气流,d 是上升气流。 7C根据海陆风的形成过程,且气流 d 上升,气流 b 下沉,可以判定甲地为海洋,该 11、资料由 友情提供。 8D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可以判定只有是正确的。 9(1)当空气由开阔地进入山地峡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减少,由于空气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进,从而形成强风住宅楼的走向避免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高层住宅楼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小。 (2)山顶山顶的大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的白天增热与夜间冷却的影响小。 山顶风速较大,与周围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频繁;谷地地形与之相反。 (3)夏山谷与山顶的日均温大约为 17C19C。 (4)山谷山谷一天中的最高气温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大,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 解析本题考查了峡谷风、气温日较差差异原因及对农作物的影 12、响。 (1)认真分析图中现象即可答题,若住宅楼走向与主导风向一致,会人为造成楼房之间形成峡谷风现象。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地面,山顶大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小于山谷与地面接触面积,因此受地面热量变化的影响较小,山顶气温日较差小于山谷,另外热交换也影响气温变化。 (3)依据气温值可判断。 (4)气温高、日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 教材 动(1)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几乎全部吸收,同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保温作用。 地球表面及其大气层里保存着的这部分热量,成为在地理环境里发生许多自然现象及其过程的能量源泉。 (2)有大气的地球,白天一部分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全部到达地面,使地面温度不致上升太高。 夜间大部分地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然后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层层上传,使地面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保留在大气中,散失到宇宙空间的热量很少。 更重要的是大气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