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检测(A)新人教版必修1内容摘要: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共 50 分)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 ,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 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 读图回答 12 题。 1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甲图上的景观 B乙图上的景观C丙图上的景观 D丁图上的景观2对乙图上雄伟壮丽景观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C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下图是“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 ,其中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 据此回答 34 题。 3结合图示,该地区内力作用的表现主要有()A 2、地壳运动岩浆活动风化作用 B变质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D搬运作用固结成岩作用侵蚀作用4下列关于该地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下图为“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 56 题。 5对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A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B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C年降水量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D岩石的风化深度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6若图中有甲、乙、丙、丁四地,其对应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分别为(3,80015,9007,523,2 900则岩石风化深度大致相同的是()A甲和乙 3、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瀑布,地质学上叫作跌水,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流动的河水突然地、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这样的地区就形成了瀑布。 瀑布地带河流中断。 这种瀑布主要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 在河流的发育过程中,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 另一种由流水的侵蚀和溶蚀等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 此外,冰川对岩石的刨蚀也可造成瀑布。 结合右图回答 78 题。 7材料中说:“在河流的发育过程中,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地壳运动的结果 B变质作用的结果C侵蚀作用的结果 D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8有利于图中瀑布发育的地质条件是()组成河床 4、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断层构造带河流径流季节变化褶皱起伏A B C D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 910 题。 9这种地貌形态最有可能分布在()A洞庭湖平原 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 D江南丘陵10下列统计图或示意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与该地区相符的是()下图中等高线表示最近被地质地貌专家认定的一种新的岩石造型地貌。 读图回答1112 题。 11该种岩石造型地貌是()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山东“岱崮地貌” B广西“乐业天坑”C广东“丹霞地貌” D云南“喀斯特地貌”12此类地貌是由()A内力作用形成的 B外力作用形成的C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D人类活动形成的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 ,据此回答 13 5、14 题。 13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B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该区域在 67 月份进入梅雨季节D从至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垂直地域的差异14在 a、b 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下图是某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分析完成 1517 题。 15该河流流出谷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A洪积平原 B “U”型谷C河漫滩平原 D三角洲平原16河中有沙金,淘金处可能在()A B C D17该河的丰水期一般在()A夏秋两季 B春夏两季 C秋冬两季 D春冬两季读“某地地 6、质地形图” ,回答 1819 题。 18该地地形成因是()A向斜成山 B向斜成谷 C背斜成山 D背斜成谷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下列叙述不可能存在的是()A该地区曾发生过变质作用 B该地区曾是广阔的热带浅海CA 处修水利要注意塌方渗漏 DB 处埋藏有丰富的煤矿资源20下列地形区中,由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喜马拉雅山 D内蒙古高原题号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综合题(共 50 分)2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分)(1)从地质构造看,A 为_,B 为_。 (2)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_地区。 其原因是_。 (3) 7、钻井平台设在 B 处的原因是_。 (4)在此开发利用石油,对附近海区渔业资源有无影响。 原因是什么。 自西向东流的河流上、中、下游三个不同河段处的河床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 分)(1)判断三处河床剖面所处的位置:A 位于_游;B 位于_游;C 位于_游。 (2)该河位于_半球,判断理由_。 (3)在 A 处河谷的成因是_,在 B 处河谷的成因是_,在 C 处沉积物较厚的原因是_。 (4)如果 B 河段处高原地区,该区聚落的分布规律是_。 (5)若在该河干流建一水电站,位置比较合理的坝址应选在 A、B、C 三处的_处。 理由_。 (6)简述上游森林资源的重要环境功能,分析该地森林过度采伐对河流水 8、文特征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0 分)(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学生甲所绘制的是_图。 (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 ”属于学生乙绘制的图是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_。 (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 40 多摄氏度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艰苦。 ”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 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主要是由什么地质作用形成的。 24读“我国北方某平原区域图 9、” ,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1)图中 A、B、C、D 表示乡村聚落,其中 A、B、C 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靠近_,有利于_和_。 地形以_为主。 这样的聚落一般可顺河道伸展成_状。 (2)A、B、C、D 四个聚落中,有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因为那里地形_,水源_,_便利。 (3)如果图中 A、B、C 与西安、宝鸡、渭南三城市的早期聚落相对应,请用连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则该区域是我国的_平原。 A西安B 宝鸡C 渭南答案1C第 1 题,丙景观图为广西的桂林山水,该处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 第 2 题,喜马拉雅山脉上雄伟壮丽的景观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10、。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C第 3 题,该区有褶皱山地、侵入岩脉和大理岩(变质岩)存在,所以内力作用的三个主要形式在该区都呈现出来。 第 4 题,由于该处地层未曾倒置,且丙侵入岩脉非常完整,未发生错位。 所以丙侵入活动发生最晚。 5B第 5 题,读图可知,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第 6 题,由上题知,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甲地与乙地年降水量接近,因此岩石风化深度两地大致相同。 7C第 7 题,侵蚀作用将形成瀑布的陡峭河床削低并使其最终消失,从而瀑布也将消失。 第 8 题,存在断层构造或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不一,都会形成陡峭的河床,形成瀑布。 9B第 9 题,读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貌 11、为新月形沙丘,结合等高线数值判断该沙丘地貌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塔里木盆地中。 第 10 题,迎风坡沙丘坡度较缓,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地主要盛行西北风,故选项 A 正确;B 图所示地区为赤道附近,故与该地不符;该地最冷月气温在 0C 以下,且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因此 C、D 图都与之不符。 11A图示地貌外表是圆形状,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为“崮”地貌。 “崮”是岩层(石灰岩)经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动,经过侵蚀、溶蚀、重力崩塌、风化等外力作用形成的。 13D第 13 题,处为断层构造,地质不稳定,易渗水,不宜修建水坝。 为冲积扇,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 该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应为温带地区,梅雨为亚热带地区天气。 第 14 题,a 处为背斜构造,易储存煤层气,可能会发生瓦斯爆炸。 b 处为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且其上层为含水层,易发生透水事故。 15A第 15 题,河流出谷口地势平坦,流速慢,易成洪积平原。 第 16题,处为河流凸岸,泥沙在此堆积,黄金为外生堆积矿床,在处才可能有沙金。 第 17题,我国南方河流为季风区河流,夏秋为雨季,河水流量大。 18C第 18 题,由等高线变化可知此地形为山地,由岩石的新老关系可以分析出岩层中心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故为背斜成山。 第 19 题,煤炭是形成于沉积岩中的矿产,而 B 处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