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章末检测(B)新人教版必修1内容摘要: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共 50 分)一个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带也是一个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据此完成 12 题。 1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叙述错误的是()A生产功能B平衡功能C各地理要素具有协调统一的变化过程D整体功能小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的功能总和2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恶性方向发展的是()A植树种草 B修水库 C围海造陆 D围湖造田3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有的演化比较快,有的则相对稳定B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不具备统一性,各要素按各自的规律演化 2、着C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和其他要素无任何联系D自然地理环境统一演化的过程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我国某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 45 题。 4根据图中的关系,A、B、C 分别代表()A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下降 B粮食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C牧业下降、农业减产、破坏森林 D破坏森林、牧业下降、粮食减产5解决图示地区存在问题的办法,不正确的是()A结合植树造林,营造薪炭林 B结合积蓄肥料,发展沼气C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D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新能源读“2010 年 11 月 7 日(立冬)我国 3、大陆各地季节状况图” ,回答 67 题。 6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有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地区差异C各地纬度差异大 D各地经度差异大7此时由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锋面在附近活动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山地抬升偏北风 D受台风登陆影响根据下面表格,回答 89 题。 97W 附近某山东坡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海拔(m) 640 6401 800 1 8003 420 3 4204 100 4 1005 700平均温() 2824 2418 812 126 6自然带 热带雨林带 码代号、自然带、农作物的正确组合是() 4、A亚热带和温带阔叶林带水稻 B高山针叶林带玉米C高山针阔混交林带花生 D高山草地带小麦9对该山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终年受赤道暖流影响 B东北信风对自然带基带的形成有影响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D河流源远流长读“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示意图” ,完成 1011 题。 10自然带 A、B、C 的名称分别是()A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草甸B高山针叶林带高山针阔混交林带高山草甸C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11该山坡最大降水量的海拔高度和最低雪线附近的海拔分别约为()A1 500 米5 500 米 B2 000 米5 500 米C3 000 米4 00 5、0 米 D2 000 米6 500 米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 完成 1213 题。 12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13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下图为“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 据图完成1415 题。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A温差逐渐变小 B纬度越来越高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15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A由沿海向内陆 6、的分异 B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C非地带性 D垂直地带性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回答 1618 题。 16造成图中 7、8、9 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17下列地区中,其自然带与图中 3 自然带相一致的是()A江南丘陵 B伊朗高原 C巴西高原 D撒哈拉沙漠18关于图中 9 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相同 B大陆东西两岸植被类型相同C各处均为常绿阔叶林 D大陆西岸植被叶质较厚读“北半球某森林带分布上限与经纬度的关系图” ,回答 1920 题。 19该森林带是()A常绿阔叶林带 B常绿硬叶林带 C落叶阔叶林带 D针叶林带20形成该森林带自沿海 7、向内陆分布高度逐渐升高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题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1 1 1 1 1 1 2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综合题(共 50 分)21读“热带雨林破坏对环境影响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2 分)(1)右侧雨林未受破坏,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_和_,世界雨林主要分布在_。 (2)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靠不断形成的_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得到_。 (3)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淋溶作用增加,导致_。 没有了树木,_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 8、蚀、_灭绝等严重问题。 (4)上述事例说明一个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_。 一种要素的变化,将使其他要素及_发生变化。 22读“某地区剖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2 分)(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_,_,_。 (2)自然带 A、B、C 的分布体现了_规律,形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_。 (3)自然带 D、E、F 的分布体现了_规律,形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_。 (4)自然带 A、B、C 的分布与 D、E、F 的分布存在着_关系。 23读下面“乱砍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引起的环境变化模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将下列地理事象的数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处。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水土流失鸟类、兽类减少生 9、态失调生物多样性增加风速减小、空气湿度增大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减少土地沙化生态系统良性发展(2)图示表示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从而使地理环境具有_特征,只要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这说明地理要素的变化会“_”。 (3)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_,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能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24下图为“安第斯山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分)(1)与图示安第斯山地段距离最近的地形可能是()A巴西高原 B亚马孙平原C墨西哥平原 D拉普拉塔平原(2)垂直带谱包括起始带基带 10、(山地下部第一个自然带)、树线(森林上限,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 10的等温线相吻合)、雪线(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顶带(山地垂直自然带中最高的自然带)。 请分别说出图中安第斯山脉东坡的基带和顶带的名称,树线和雪线的高度,并计算山麓地带的气温。 (3)图中垂直自然带的界线并不与地面平行,而且缺失高山针叶林带,请分析其原因。 (4)简述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原因。 答案1D第 1 题,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大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功能的总和。 第 2题,围湖造田将使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的功能下降,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且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3D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具有统一演化的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11、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4D第 4 题,木材当燃料导致乱砍滥伐、森林破坏,故 A 为破坏森林。 畜粪当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造成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肥力下降,农业减产;用草皮当燃料,破坏草皮,很容易确定 B 为牧业减产。 C 项只能是粮食减产,因为其他因素的变化,导致水土流失、广种薄收、肥力下降。 第 5 题,该地区的环境问题因生活能源不足而引起,故解决的着眼点还是解决生活用能不足的问题。 6C11 月 7 日,由于南北纬度相差较大,因此形成冬、秋、夏共同出现的状况,长江以南地区的降水主要是锋面雨。 8A第 8 题,由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规律及水稻的生长习性可以确定选项 A 正确;也可以根据自然 12、带垂直分异规律排除选项 B、C,由小麦的生长习性和 4 1005 700 米的海拔排除选项 D,从而确定 A。 第 9 题,由该地经度位置 97W 和山麓自然带类型确定该地位于中美地峡。 该区域不受赤道暖流影响,山地东侧受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位于板块消亡边界,河流短小急促。 10A第 10 题,自然带 A 位于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带之下,应为阔叶林带;为针叶林带;C 位于高山灌木林之上,应为高山草甸。 第 11 题,依据图中年降水量曲线和雪线位置,确定海拔高度。 12D第 12 题,从左图可以看出,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变化趋势是自东向西逐渐增高;从右图可以看出,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纬向变化趋势是自南向北逐渐增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