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检测(B)新人教版必修1内容摘要: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共 50 分)读下图,完成 12 题。 1选择坝址是修建水库的关键之一,图示方案中,最适宜建大坝的是()A B C D2图示地质构造不是由水平挤压运动形成的是()A B C D读图,回答 34 题。 3形成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A背斜构造 B向斜构造 C断层构造 D板块构造4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5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有()A河流谷地、大峡谷 B喀斯特地貌、陡崖C河口三角洲、冲积扇 D角峰、U 形冰川谷6有利于修建地下隧道的地质构造是()A向斜构造盆地 B背斜构 2、造盆地C向斜自流盆地 D背斜弯窿状构造7从地图上,我们可以观察到,高原和山地中的公路线、铁路线是穿越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主要原因是()A客货运量小 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C水源充足 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 89 题。 8下列旅游景观与图示地貌类似的是()A长江三峡 B桂林山水 C黄山怪石 D天涯海角9从图中看最有利于该地形成的条件是()A岩石具有可溶性 B地面平坦C气候干燥 D植被稀少10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是()A河流的上游地带,城市较密集B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沿河呈块状分布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 3、地带D江南水乡地区比华北平原地区的乡村规模大读“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 ,回答 1112 题。 11关于、两区域河流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搬运、沉积作用B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仅有侵蚀作用C区域河流流水作用使左岸侵蚀,右岸沉积D区域河流切割作用显著,使河谷呈“U”字形12有关该河流的假设能够成立的是()A若该河流位于东北地区,则该河流只有一次汛期B若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区的河流易发生凌汛C若该河流位于西北地区,则该河的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D若该河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则该河流量一定大于北方任一河流读“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回答 1314 题。 13a 处地貌景 4、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溶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14发育路南石林地貌的岩石,按成因划分,属于()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下图是“油气田地质示意图”。 读图,完成 1517 题。 15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地堑16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分别代表()A气、水、油 B气、油、水C水、气、油 D油、水、气17图中所在岩层的成因类型为()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玄武岩18下图为沿河分布的四个乡村聚落,其中最有可能先发育为城市的是()A B C D读下图,完成 1920 题。 19图中所示山岭是由 5、()A背斜形成的 B向斜形成的C岩浆喷发形成的 D断层形成的20以下地形区中,是由该图所示构造形成的是()A庐山 B喜马拉雅山C阿尔卑斯山 D唐古拉山题号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综合题(共 50 分)2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 分)(1)A 图表示的是在_作用下形成的_地貌。 (2)B 图是_地貌,往往形成于_地区;近年由于人类_等不合理的活动,造成 B 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 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_。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 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_,判断理由是_;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图上的地 6、质构造是_,判断理由是_;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 分)材料一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省发生里氏 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见下图。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1)震中位于我国_和_两大地形区之间。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A 地区属_板块,B 地区属_板块,31N 纬线除穿过此两大板块,还有_板块、_板块、_板块。 (3)科学家发现,B 所在高原每年以 37 毫米的速度向北移动,此次大地震也与此有关,试说明移动的原因。 (4)B 所在高原地区人口、聚落分布有何特点。 为什么。 7、(5)填表回答:两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典型地貌类型 外力作用大河三角洲示意图” ,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2 分)(1)该区域为_三角洲,20 世纪,它曾经以每年 1 000 米的速度向海洋推进,其原因主要是_。 (2)目前该三角洲增长速度减慢,试分析原因。 (3)该河入海河道的变迁特点是_,从自然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从勘测设计到开工建设,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被称之为“钢铁露天路” ,备受世人瞩目的青藏铁路于 2006 年 7 月 1 日全线通车。 下图为“青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 分)(1)修建青藏铁路与西南地区修建 8、南昆铁路所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有何不同。 (2)一般来说,山区优先发展的是公路而不是铁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据专家透露:青藏铁路在藏北高原尽量减少车站数量的设置,在没有河流和高山峡谷的藏北高原部分地段也架设桥梁,将来往旅客列车采用全封闭形式。 这些设计方案,主要考虑(双选)()A减少废弃物对沿途环境的影响B保证藏羚羊迁徙的通道畅通C减轻因空气稀薄、气压低造成旅客身体不适D减轻因太阳辐射过强对列车和旅客的伤害(4)青藏高原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 为什么。 答案1B本组题考查的是地质构造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及读图分析能力。 第 1 题,从工程安全角度考虑,首先不能选择在断层构造处,大坝建设需要岩层有较强的承重能 9、力,选在背斜构造处最适宜。 第 2 题,如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则会发生弯曲甚至断裂,而处只有上下位移的断层线,岩层没发生弯曲。 3B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4A由图中可见河流两侧是山地。 5C在 A、B、D 中列举的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冰川侵蚀地貌。 6D背斜穹窿状构造具有支撑作用。 7B山岳地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而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较小。 8B图示是石灰岩受外力作用发育而成的峰林,属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等沉积岩经溶蚀等外力作用形成的,故形成的条件是岩石具有可溶性。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C聚落的分布受河流的影响较大,越往河流中下游,城市越密集;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沿河呈线 10、状分布;江南水乡,由于耕地破碎,乡村规模相对较小。 11A区域也存在河流的搬运作用;我国位于北半球,河水在平直河道中运动时向右偏,因此右侧河道水流速度快;“U”型河谷见于河流下游,河流切割作用弱。 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具有“双汛” ;径流量的大小与流域面积和流域内的降水量、地下水、湖泊或冰雪融水量有关。 13Ca 处地貌是长江三峡,是流水下蚀作用的结果。 14D路南石林地貌是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经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 15B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按密度从小到大是气、油、水,气密度最小,位于最上部,水密度最大,位于最下部。 气、油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故应属于沉积矿,位于沉积岩之中。 18C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且河段转运量比处大。 同时,河流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 19D从图中断层组合中岩体的升降运动方向可以判断为断块山。 只有庐山为断块山,其他均为褶皱山。 21(1)流水沉积三角洲(平原)(2)沙丘干旱、半干旱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退耕还草,严禁过度放牧(3)丘陵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等高线数值小于 250 米向斜中心岩层较新,四周岩层较老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被侵蚀22(1)青藏高原四川盆地(2)印度洋亚欧太平洋美洲非洲(3)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检测(B)新人教版必修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