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综合检测(A卷)新人教版必修1内容摘要: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A)(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0分)下图为 2009年 10月 16日黎明时分出现的水星、金星、土星“三星伴月图” ,据此回答12 题。 1图中的天体系统级别有()A1 级 B2 级 C3 级 D4 级2当“三星伴月”出现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A北半球,向南移动 B北半球,向北移动C南半球,向南移动 D南半球,向北移动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一场被誉为与工业革命有同样意义的新型产业革命。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消费国。 读“我国新疆地区略图” ,完成 34 题。 3影响新疆太阳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植被 C纬度 2、位置 D海陆位置4新疆地区太阳能丰富,如果在此建设我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基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土地租金低,可供利用土地多科技发达,人才丰富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好太阳能丰富,集热容易,发电量大利于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B C D下图为 6月 22日与 12月 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回答 56 题。 5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6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新浪网 2010年 8月 4日消息:昨 3、天南京最高气温达到 ,创下 5年来的最高值。 预计后天开始将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高温将暂时得以缓解。 结合右图,回答 79 题。 7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火炉”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受沿岸暖流影响 B人口过多C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D城市热岛效应明显8下列作用与“后天开始高温暂时得以缓解”有关的是()阴雨天气削弱太阳辐射冷空气侵袭海洋气流带来冷空气城市对流增强降温 A B C D9图中四点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AM BN CO D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 1011 题。 10有关该图中大气运动形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P 气流为西北风BE 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CH 处因热力作用形成 4、高气压DE 到 图示时段()A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进入旱季C南极地区科学考察进入最佳时期D地中海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21 世纪将没有冬天。 ”据此完成1213 题。 1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C加强国际合作D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13怎样消除地球的“温室”现象,保护好人类的家园,下列设想,最不可信的是()A制作一个太空“窗帘”安置在日地之间B把“温室气体”液化输入深海岩石中C使用基因工程培植大量的海藻和海草,来吸收“温室气体”D人工降雨读“某地涌泉形成示 5、意图” ,回答 1415 题。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如果涌泉水质变坏,最有可能是()A图中城市排放的废水下渗所致B游客向涌泉乱丢垃圾所致C含水层岩石发生变质所致D南部山区受到污染所致15前些年,涌泉曾一度断流,要想使涌泉重新喷涌,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在城市上空进行人工降雨增加城市林地和草地限制城市地下水的开采,引水回灌地下水绿化南部山区A B C D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相互作用图” ,完成 1617 题。 16图中所代表的环节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少、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少、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6、17该示意图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北京时间 2010年 2月 27日 14时 34分,智利中部康塞普西翁市附近海域(南纬 西经 发生 后连续发生多次 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据此回答 1820 题。 18下列选项中,与智利大地震成因相关的是()A海底火山喷发活动 B地壳之间长期挤压C地壳之间张裂位移 D地壳发生断层陷落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此时,震中附近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A气温低,降水少 B气温低,降水多C气温高,降水少 D气温高,降水多20下列关于在震中附近海域的船上海员对地震的感受的描述,正确的是()A 7、只感受到左右摇晃 B只感受到上下颠簸C先感受到左右摇晃,后感受到上下颠簸 D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后感受到左右摇晃题号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综合题(共 50分)21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 ,回答下列问题。 (12 分)(1)在甲处放大图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写出摩尔曼斯克、开普敦、开罗、北京四城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并说明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两城市昼夜长短的变化。 (3)地球公转到乙处时,写出 落时刻。 (4)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B 两点的昼长分别约是多少。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8、0 分)材料一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主要河流的分布示意图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我国多年平均径流量为 世界第 6位,但人均拥有量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 1/4。 我国有 10个省区的水资源已经低于生存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 1 000立方米。 材料三中国七大水系中目前绝大部分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全国 7亿多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的水,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3 500 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的水。 (1)从以上材料可看出,我国水资源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华北地区春旱的自然原因。 (3)上海地处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目前也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可以采取的 9、措施有哪些。 23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3 分)(1)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 (2)在 a、b、c 中,a 表示的岩石名称是_,b 表示的岩石名称是_。 (3)在 a、b、c 中,可能有生物遗体存在的是_,由岩浆冷凝而形成的是_。 (4)简要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5 分)(1)分别写出图 1中数码、所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2)说明图 1中自然带体现的自然带分布规律。 (3)自然带在 40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是否有分布。 试说明原因。 (4)图 2是沿 46中 中_(填数码)自然带相符;判断 说明理由。 (5)说明自 10、然带分布最广的大洲及自然带在我国的主要分布规律。 答案1B第 1题,月球是地月系的成员,水星、金星和土星是太阳系的成员,因而,图中的天体系统级别有 2级。 第 2题,从 9月 23日到 12月 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 3D第 3题,新疆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太阳能丰富。 第 4题,新疆太阳能资源丰富,该地又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土地租金较低;再加上低碳经济的到来,大量利用太阳能有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市场前景也较好;太阳能集热不容易,发电量小。 5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丙两地 6月 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 12月 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应该位于北半球, 11、又由于 12月 22日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比丙地小,故甲地的纬度高于丙地。 乙、丁两地 6月 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 12月 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应该位于南半球,又由于 6月 22日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丁地,故乙地的纬度低于丁地。 乙地 6月 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比丙地 12月 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故乙地的纬度比丙地低。 丁地 6月 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比丙地 12月 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小,比甲地 12月 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故丁地的纬度高于丙地、低于甲地。 因此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乙、丙、丁、甲,由于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递减,故第 5题选 B。 根据前面关于四地所在半球和纬度高 12、低的分析可知,第 6题选 D。 7C第 7题,南京纬度较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 第 8题,阴天云层削弱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冷空气侵袭使温度降低。 第 9题,陆地上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10D第 10题,图中 西南风;E 处的降水是冷暖空气交汇形成的锋面雨;H 处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E 到 量条件不同,出现了自然带的更替。 第 11题,图中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时南极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是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 12D第 12题,并非所有工业生产过程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并且发展生产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是发展的中心。 第 13题,削减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太阳辐射强度都可以减弱温室效应。 人工降雨对温室效应减弱无影响。 14D由图可知,涌泉水源来自南部山区,城区污染对泉水水质影响不大。 要使涌泉重新喷涌,应在源头区(南部山区)增加补给,在排泄区(城市)减少地下水开采。 16B第 16题,土壤湿度增大会导致地面蒸发量增加,从而使空气湿度增大,蒸腾作用加强,导致降水增加;土壤热容量增大,导致气温变幅减少。 第 17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某一地理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8B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