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的科学参考教案内容摘要:
用力大。 (三)进一步科学认识杠杆 师:科学是讲究证据的,我们做个模拟实验来研究杠杆。 师演示讲解: 所需仪器:底座、支架、杠杆 尺、钩码 师边说边组装 注意事项: ,一个钩码重 = 牛,另一端为力; ,说明使用杠杆可以撬起重物了; ,杠杆尺上力点、重点只能各有一个; ,在第一个洞,距离是 1个格,在第二个洞,距离是 2 个格; 次数 物体重量 (有标记 ) 人的拉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 实验要求:请研究杠杆,根据数据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研究,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师:请分析对比 数据,看有什么发现。 师:谁来汇报你们的数据和发现。 生 : 次数 物 体 重 量 (有标记 ) 人的拉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 一次 2牛 牛 4 1 我们发现杠杆是省力的。 师引导:请看后面数据杠杆当怎样时,省力。 (师板书: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 生 1: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 (师板书:大于 省力) 师:说的很好,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 2:我们的数据是: 次数 物 体 重 量 (有标记 ) 人的拉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教科版科学六上杠杆的科学参考教案
相关推荐
杠杆的秘密: 用撬棍撬起重物一定能省力吗。 怎样做才能省力。 我们可以用杠杆尺来进行研究这个问题。 我们把杠杆尺当“撬棍”,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看作是( ),把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看作是( )。 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不断改变杠杆尺左右放置钩码的( )和两边钩码的( )。 杠杆尺平衡时,( )乘以( )等于( )乘以( )。 疑难点简记 达标检测 问答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呢。 答:
6、编号应使总序号和为最小。 即答案:(1)主链未选对编号不正确2甲基丁烷(2)2,2,4,6四甲基5乙基庚烷14(1)按系统命名法命名。 有机物 2H(的名称是_。 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一个碳原子连接 4 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则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C 7性碳原子”的有_种,写出其中一种的名称_。 (2)写出下列各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2,3 二甲基4乙基己烷_
3、烷只有一种结构解析: 是一种物质,结构一样,所以说 案:列关于结构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示组成分子中的各原子在空间的位置B以共价键相连的两原子间总以一条短线相连C结构式和球棍模型在表示分子结构上作用相同D用一条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图式反映共价分子中各原子的连接顺序解析:结构式表示不了组成分子中各原子在空间的位置,球棍模型可以。 答案: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骨架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真实记录 ,用科学的方式思考出斜面的作用 ,其中小组合作时注重合作和交流 . 三、说教法、学法 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重视学生在实践操作的细节,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学习中成长。 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合作学习法,合理 ,适当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 学生既竞争 ,又合作的精神 ,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发展的目的 .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让学生解决如何把一
3、答案:烷烃分子里含有 9 个碳原子,且其一氯代物只有 2 种,则该烷烃的名称是()A正壬烷 B2,6二甲基庚烷C2,2,4,4四甲基戊烷 D2,3,4三甲基己烷解析:由题给条件可知,该烷烃分子中只能有 2 种等效氢原子,这样其一氯代物才有 2种。 故分子中一定会有结构,且它们处于对称位置,从而可以写出其结构简式:。 该烷烃分子中只有 2 种等效氢原子,1 种是处于对称位置的,另 1 种是。
实验)观察拱形承重时的形变。 ,边操作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拱形承重时的形变,强调加放垫片的方法。 ,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汇报交流) ,课件小结:拱形承重时,能把所受的压力向下向外进行传递,在传递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外推力,所以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设计意 图: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到拱形承重时的形状变化,从而给学生构建“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受到的力向下向外进行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