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上蚯蚓的选择说课稿(2)内容摘要:
大家的经验,你能大胆地猜测一下蚯蚓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 (潮湿、干燥,阴暗、明亮)教师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猜测是科学课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也是让学生尝试构建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型。 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对蚯蚓这种小动物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让学生猜测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当学生产生了认知的冲突,也就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同时培养了学生 大胆猜想,进行科学预测的习惯。 ] (三)实验设计,探究科学概念 实验设计一: 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 看来大家的猜测是有生活依据的,到底蚯蚓是不是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 的环境中,我们在课堂上可以怎么证明呢。 (做实验) 先自己想一想,再到小组讨论一下, 潮湿 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怎么做。 (设计实验)为什么。 假如老师提供给大家一些材料,教师逐一出示:如蚯蚓、土壤、喷壶、盒子等,我们怎么利用这些材料去做。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随机点拨。 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及要求: ( 1)在一个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教师引导学生创设干湿两种不同的环境。 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补充逐步完善实验方案。 同时引导出怎样设计对比实验,并知道对比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明确在对比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 2)把 7 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教师画草图辅助学生理解) ( 3) 5 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提醒中途不要打开或者移动蚯蚓) ( 4。教科版科学五上蚯蚓的选择说课稿(2)
相关推荐
3、 H 2H 3密度小于 1 g ,而密度大于 1 g ,此外 g 大;卤代烃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的沸点高,即 沸点比 代烃都不溶于水而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答案:列过程最终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是 ()导 学 号 06050329AC 2加入硝酸酸化的 液B加入硝酸酸化的 液C 中加入硝酸酸化的 液DC 2过量 液共热后加入 液解析:(1)易错选项分析错选 D 项的原因主要是对卤代烃的水解过程
3、析:按题意可知,侧链对苯环的影响,即由于甲基的存在而使苯环上的 A 项;B 项是苯环对烃基的影响;C 项是有机物的通性;D 项是苯环的性质。 答案:苯的同系物中加入少量酸性 液,振荡后褪色,正确的解释为()导 学 号 06050303A苯的同系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比苯分子中的碳原子数多B苯环受侧链影响易被氧化C侧链受苯环影响易被氧化D由于苯环和侧链的相互影响均易被氧化解析:在苯的同系物中
能知道。 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四、指导观察实验: 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 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 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一、快乐目标 知道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
2、被采纳解析: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所以不会有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A 项不正确;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遇明火就可能引起爆炸,B 项正确;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但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所以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C 项正确;苯中含碳量很高,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D 项正确。 答案:双选 )下列事实中
3、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 该拒食素与下列某试剂充分反应,所得有机物分子的官能团数目增加,则该试剂是 ()导 学 号 06050438A 的 液 BH 3)2液CH 2解析:根据该拒食素的结构简式确定其性质,进而确定其与不同试剂反应后产物的结构和官能团。 有机物中的碳碳双键与 官能团数目由3 个增加为 4 个,选项 A 正确。 有机物中的醛基被银氨溶液氧化为
3、 4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浓 硫 酸 , 或 溶 剂 )导 学 号 06050515A B()2H 3(6换位合成法在化学工业中每天都在应用,主要用于研制新型药物和合成先进的塑料材料。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 100%。 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等反应类型中能体现这一原子最经济原则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