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修五(练习)第3章 第3节 第1课时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4、的结构简式易知,其分子式为 项 A 正确;由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结构可知,与苯环直接相连的所有原子共面,选项 B 正确; 1 啡鞣酸水解产生 1 1 消耗 ,酚羟基也可消耗 1 啡鞣酸水解,可消耗 4 项 C 不正确;所给物质的分子中含酚的结构及=构,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故选项D 正确。 答案:2015浙江瑞安联考 )人们所食用的罐头等食品大多含有防腐剂苯甲酸钠或山梨酸钾。 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分别由苯甲酸(C 6山梨酸(=备。 有关苯甲酸和山梨酸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导 学 号 06050467都溶于乙醇都能与金属钠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都能发生加聚反应都能发生酯化反应A B 6、1 能与足量 应生成 1 2,D 项错误。 答案:酸 M 和羧酸 N 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导 学 号 06050469A两种羧酸都能与溴水发生反应B两种羧酸遇 液都发生显色反应C羧酸 M 比羧酸 N 相比少了两个碳碳双键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羧酸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时,消耗 量相同解析:羧酸 M 中的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羧酸 N 中酚羟基的邻(或对)位的氢原子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故两种羧酸都能与溴水反应;羧酸 能与 酸 N 中不含碳碳双键,无法与羧酸 M 比较双键的多少;羧酸 M 中只有与 应,而羧酸 3 个酚羟基均能与 应,故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羧酸 8、学 号 06050471A. BD 6基和羧基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而只有羧基能与纯碱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且都是 2 能团反应生成 1 体。 答案:选择题11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导 学 号 06050472(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_,目的是_。 (2)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_。 (3)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改为在蒸馏烧瓶内先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然后通过分液。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修五(练习)第3章 第3节 第1课时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3、 4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浓 硫 酸 , 或 溶 剂 )导 学 号 06050515A B()2H 3(6换位合成法在化学工业中每天都在应用,主要用于研制新型药物和合成先进的塑料材料。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 100%。 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等反应类型中能体现这一原子最经济原则的是
3、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 该拒食素与下列某试剂充分反应,所得有机物分子的官能团数目增加,则该试剂是 ()导 学 号 06050438A 的 液 BH 3)2液CH 2解析:根据该拒食素的结构简式确定其性质,进而确定其与不同试剂反应后产物的结构和官能团。 有机物中的碳碳双键与 官能团数目由3 个增加为 4 个,选项 A 正确。 有机物中的醛基被银氨溶液氧化为
2、被采纳解析: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所以不会有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A 项不正确;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遇明火就可能引起爆炸,B 项正确;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但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所以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办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C 项正确;苯中含碳量很高,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D 项正确。 答案:双选 )下列事实中
在等待蚯蚓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进行第二个实验的设计 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师:在蚯蚓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让我们来进行第二个实验的设计。 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讨论实验 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 2)把 10 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 3)
2、为反应液的温度,所以温度计应插入到反应物液面以下,A 项错误;加热时应使温度迅速上升至 170,减少副反应的发生,硫酸使有机物脱水炭化,并且氧化其成分,自身被还原产生二氧化硫,所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会逐渐变黑,生成的乙烯中混有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项正确; D 项错误。 答案:2015甘肃部分联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 学 号 06050385A醇在
3、物质所不具有的性质进行分离提纯。 A 项加乙醇、浓硫酸,加热,使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转化为乙酸乙酯。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乙酸一定有剩余,无法彻底除去乙酸。 B 项加 液,认为乙酸转化成易溶的乙酸钠后,溶液分层,可以分液。 但是乙酸乙酯在 液中会水解,从而将乙酸乙酯也消耗掉。 乙酸乙酯与乙酸不分层,不能直接分液。 D 项加饱和 分振荡后,使乙酸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层后,溶液分层,乙酸乙酯不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