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教案 岳麓版必修3内容摘要:

2、裁判所审判,受到鞭打甚至火刑。 路德和加尔文就是那时的神学宗教异端,最早站出来挑战天主教的权威。 一、宗教改革背景(即宗教改革开始于德国原因)材料: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伐善的趋势背向而驰。 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 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 1/3。 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为西欧国家实行政治统一的障碍。 据估计,1521 年教廷内部有 2000 多个神职可以用金钱买到。 教会内部贿赂成风,教皇的选举与贿赂,争权夺利结成了不解之缘,几乎所有 3、的教皇都是靠贿赂当选的。 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问:阅读上述材料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概括16C宗教改革的背景。 生回答后,师概括:1、经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2、政治:天主教会的腐败及对德国的剥削阻碍资本主义发展(16 世纪初,德国谚语“德国是教皇的奶牛。 展示图片 A、教皇拿着桶去挤一头很壮的奶牛的奶。 B 教皇任然拿着同样的桶挤比第一头奶牛瘦了的奶牛的奶。 C 教皇拿着同样的桶挤更瘦的奶牛的奶。 D 教皇拿着桶,但奶牛已经骨瘦如柴的倒在了地上。 )3、思想:人文主义思想的活跃(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最新海量高中、 5、有尊崇上帝,忠实地履行七种圣礼:洗礼、圣餐、悔罪等,通过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 乙: 只要虔诚地信仰耶稣就可灵魂得救,无须经过烦琐的仪式。 这些仪式中,除圣餐外,皆是糟蹋钱财的多余之举,皆可废除。 甲: 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士的主持下,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音;否则,就要受到永世惩罚。 乙: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经,真诚忏悔,就可直接与上帝心灵沟通,无须你们所谓尊贵的教士,凡信徒皆为祭司。 问:他们各代表谁的观点。 他们观点的分歧点在哪。 路德观点哪里体现出人文主义精神。 生答:观点:甲是罗马教皇;分歧:怎样才能获得上帝的拯救,是听从教会,服从教规,还是相信自己。 罗马教会“因行称义”:教 7、 真诚悔过的基督徒,或生或死,就是没有赎罪券,也能分享神和教会的赐福和恩典。 第八十六条教皇是当今的富中之富,他的钱比古时最大的富豪克里沙士还多,那他为什么要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而不掏自己的腰包来建造圣彼得教堂呢。 问:路德对教皇的权利是什么态度。 否定教皇权威路德如何认识赎罪券的功效。 认为赎罪券的功效微不足道2、路德观点:因信称义,主张信仰得救。 (核心)九十五条论纲宣称,赎罪券功效微不足道3、路德“因信称义”的意义:否定教皇权威使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4、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在德国拉开了序幕新教路德教产生形成了天主教、东正教、路德教三足鼎立的新局面阅读材料:德 8、国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会,不受教皇管辖,废除教阶制度,以牧师代替神父,一切仪式从简,礼拜仪式使用德义,神职人员允许结婚,是人人有权读圣经 、人人可以通上帝的“廉价教会”。 问: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什么样的要求。 答:提高自身社会地位,追求平等 加强资本积累 昔时如金过渡:德国宗教改革运动风靡全欧,许多国家先后接受新教。 在这场运动中,加尔文的新教活动富有时代特色他被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二)加尔文宗教改革阅读课本及下面材料思考加尔文是如何继承发展路德的思想的。 材料:对于每个人如何确知自己是否是选民的问题,在他心底只有一个答案:只要我们知道上帝已经选定了,那么我们就应该满足了,但不能仅限 10、富者是选民假如你是当时一位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你会更倾向路德和加尔文谁的主张,为什么。 答:加尔文,因他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问:加尔文思想是怎样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 答: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 三、宗教改革实质:在宗教外衣掩饰下,资产阶级反罗马神权和封建思想的思想、政治运动问:为什么要“在宗教外衣掩饰下”。 答: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还没有力量直接反罗马神权和封建思想。 四、意义:1、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 问:从刚才讲的路德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中 11、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来归纳一下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答: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小结:天主教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下西欧进行了宗教改革,路德的“因信称义”,加尔文的“先定论” ,把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放出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路德和加尔文改革后形成的新教,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作业:比较路德教和加尔文教。 教后札记:用材料讲课,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学生配合好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配合不好,整节课会略显枯燥而完不成教学任务。 所以,把要用到的材料及问题事先打在学案上,让学生提前预习,十分有必要。 教学中注意学法指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