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上测量力的大小说课设计内容摘要:
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受力大、伸长长”; 2. 学生在阅读和讨论过程中知晓弹簧测力计的单位和使用注意事项; 3. 学生在测量物 体重力大小过程中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4. 学生在预测与实际检测物体重力过程中建立“牛”大小的实际概念; 5.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认识使用陌生工具的方法和信心。 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学生倾听 1. 我们学习了“重力”,我们知道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有“重力”。 2. (老师出示木块、钩码、钥匙等物品)它们的重力大小一样吗。 3. 它们的重力大小是多少呢。 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来测一测。 4. 分发“合同” 务驱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计统一的几种测试物品,有利于学生对检测结果的汇报和交流; 物品中有很轻的纸片和很重的铁块,这样可以让学生理解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同时也让学生去寻找检测超出范 围的测量工具。 二、学习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学生按“合同”进行学习(见“合同”) 5. 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 A 关注学生阅读进程; B 关注学生合作情况 C 关注学生实验记录 D 关注学生汇报准备 让学生在“合同”的帮助下,自主独立地进行学习,而教师的关注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让他们利用的资源,他们可以向老师询问,但询问的前提是自己在动手与思考过程中的问题,与老师一起探讨。 三、汇报 1. 学 生 汇报; 小组。教科版科学五上测量力的大小说课设计
相关推荐
,我们还能用什么力能使小车动起来呢。 :今天我们就来 研究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 板书: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给小车安装橡皮筋 :那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 学生讨论 ,学生根据示意图安装 皮 筋动力小车 三、橡皮经缠绕圈数与
2、坏) ,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亡(重税、酷刑、徭役兵役繁重)的教训,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2盛行的时间和地位盛行的时间从汉初到武帝即位约 70 年的时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思想界居于支配地位。 4盛行的状况(教材小子部分的介绍,阅读框还补充了“萧规曹随”的典故)5对西汉社会的影响和之后地位的衰落黄老之学作为西汉初年的一种有效的过渡学说,其作用
2、)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中国战场的总反攻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日本天皇的软弱A B C D4下面为一幅名为战车装配中的漫画,它主要反映了日本 ()A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B极右势力否认侵略罪行C社会存在暴力现象 D准备发动对外侵略战争5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
4、分子式为 某烷烃命名为“2,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命名错误,有关该烷烃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导 学 号 06050120A该烷烃正确名称应为:2,4,5烷烃分子中含有 5 个支链C该烷烃的一氯代物有 10 种D该烷烃可以看做是 11 种不同类型的单烯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解析:根据甲同学的命名可判断该烷烃的结构简式为:,其正确名称应为 2,4,5 A 项正确;分子中有 4 个支链,B
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 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板书:滑动和滚动 提问:你想到了什么。 (为什么要在箱子底下垫几根木头) (因为让木头滚动比滑动省力) 二、 互动交流 深思激情 20 分钟 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 提问: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 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
3、加聚 D氧化解析:1 丙醇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1丙烯,然后再发生加聚反应。 答案:分子化合物 的单体是 ()导 学 号 06050679A1,3 丁二烯 B2甲基1,3丁二烯C乙烯和甲基丙烯 D2甲基2丁烯解析:题中高分子化合物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其单体是 2甲基1,3丁二烯,选 B。 答案:乳酸 可在乳酸菌作用下分解而防止“白色污染” ,下列有关聚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导 学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