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修五(练习)第1章 第3节 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4、分子式为 某烷烃命名为“2,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命名错误,有关该烷烃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导 学 号 06050120A该烷烃正确名称应为:2,4,5烷烃分子中含有 5 个支链C该烷烃的一氯代物有 10 种D该烷烃可以看做是 11 种不同类型的单烯烃与氢气加成后的产物解析:根据甲同学的命名可判断该烷烃的结构简式为:,其正确名称应为 2,4,5 A 项正确;分子中有 4 个支链,B 项错误;该烷烃分子中共含 11 种类型的氢原子,因此一氯代物有 11 种,C 项错误;该烷烃中相邻碳原子上都有氢原子的可看做是烯烃加成后的产物,去氢之后还原的烯烃共有 10 种,故 D 项错误。 答案:两种烃,甲 8、名称写出结构简式,依据命名规则重新命名进行验证。 (4)先依据错误名称写出结构简式,然后重新命名。 答案:(1)3,3炔(2)2)(4)2,4烯13(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烃 A:_ ;烃 A 的一氯代物具有不同沸点的产物有_种。 (2)有机物 的系统名称是_ ,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名称是_。 (3)有机物 的系统名称是_,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名称是_。 导 学 号 06050127解析:(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时,首先找准主链,然后根据侧链决定主链碳原子的编号顺序。 注意选取主链时要保证主链上的碳原子数目最多。 判断物质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时,关键要分析清楚。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修五(练习)第1章 第3节 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受力大、伸长长”; 2. 学生在阅读和讨论过程中知晓弹簧测力计的单位和使用注意事项; 3. 学生在测量物 体重力大小过程中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4. 学生在预测与实际检测物体重力过程中建立“牛”大小的实际概念; 5.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认识使用陌生工具的方法和信心。 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学生倾听 1. 我们学习了“重力”
,我们还能用什么力能使小车动起来呢。 :今天我们就来 研究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 板书: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给小车安装橡皮筋 :那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 学生讨论 ,学生根据示意图安装 皮 筋动力小车 三、橡皮经缠绕圈数与
2、坏) ,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亡(重税、酷刑、徭役兵役繁重)的教训,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2盛行的时间和地位盛行的时间从汉初到武帝即位约 70 年的时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思想界居于支配地位。 4盛行的状况(教材小子部分的介绍,阅读框还补充了“萧规曹随”的典故)5对西汉社会的影响和之后地位的衰落黄老之学作为西汉初年的一种有效的过渡学说,其作用
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 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板书:滑动和滚动 提问:你想到了什么。 (为什么要在箱子底下垫几根木头) (因为让木头滚动比滑动省力) 二、 互动交流 深思激情 20 分钟 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 提问: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 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
3、加聚 D氧化解析:1 丙醇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1丙烯,然后再发生加聚反应。 答案:分子化合物 的单体是 ()导 学 号 06050679A1,3 丁二烯 B2甲基1,3丁二烯C乙烯和甲基丙烯 D2甲基2丁烯解析:题中高分子化合物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其单体是 2甲基1,3丁二烯,选 B。 答案:乳酸 可在乳酸菌作用下分解而防止“白色污染” ,下列有关聚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导 学 号
江和黄河的形成原因吗。 ,教师小结后讲解: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集而成的。 当流水漫过地表时,会形成细 小的水流和沟壑,这些细小的水流会逐渐形成溪流并汇成河流,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 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交流。 ,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 ,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