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教案 岳麓版必修3内容摘要:
2、缣帛太贵,很难推广。 2纸的发明过程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不适合书写。 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适合书写的纤维纸。 这种纸原料易得,绳头、乱麻、树皮、桑根、藤、苔、竹子、稻草、麦秆、布片都可以用做造纸的原料,并且纸张质地细腻,集中了缣帛与竹木简的优点,被时人称为“蔡侯纸” ,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要点点拨造纸术是西汉发明的。 蔡伦的重大贡献在于改进了造纸术,使造纸的原料易得,大大降低了造纸成本,为纸的推广与普及创造了条件。 (二)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咸通九年(868 年)印刷的金刚经。 2活字印 4、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 ,称作硫磺伏火法。 唐朝末年,火药用于战争。 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当时的火器主要有火炮、火箭、火蒺藜、突火枪等,威力巨大。 2传播及影响14 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问题探究火药在唐朝末年就用于战争。 五代宋元时,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为什么到清朝时期,中国的火药武器却远远地落后于世界。 解答此问题,可以参考本书第 18 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的有关内容。 可以在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的过程中完成。 2传播及影响13 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问题探究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是 5、什么。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 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注意比较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和欧洲社会开始转型的时间)表 1 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多媒体显示)成就 时间 过程 地位西汉 发明植物纤维纸,粗糙,不宜于书写。 造纸术东汉 蔡侯纸,原料易得,宜于书写。 印刷术 唐 6、代 已经有雕版印刷术,产品金刚经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北宋 毕升活字印刷术。 后有金属活字。 火药 唐代 炼丹制药中发明;丹经最早有关于火药的记载;唐末用于战争;后产生火器。 战国 发明司南;此后又有指南车、指南鱼。 指南针北宋 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对近代世界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天文学成就表 1 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多媒体显示)时期 成就 地位战国 甘石星经 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秦汉 秦汉浑仪;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动仪、地球是圆的。 对地球是圆的的认识早西欧 1000 多年。 唐代 僧一 8、与书名 主要内容或特点 地位南北朝 贾思勰:齐民要术 北方生产经验;包括农、林、牧、副、渔方法:提出因地制宜等思想。 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元代 王祯:农书 兼论南北的农业技术;图文并茂;重点在生产工具介绍。 综合性农书。 最早图文并茂农具史料明代 徐光启:农政全书 总结历代农业、手工业经验;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具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 达到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 四丶医药学成就表 4 中国古代医学成就(多媒体显示)时期 作者与书名 主要内容或特点 地位战国至西汉黄帝内经 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西学理论的基础。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 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10、: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技术化:没有独立的理论,以师带徒的形式传递。 影响:(1)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促进了西方近代社会的产生。 (多媒体显示) (4)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1、中国落后原因 (1)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2)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闭关政策”进一步限制 (3)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 (4)教育的落后 总之,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技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2、西方领先的原因 (1)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物质基础和动力 (2)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 (4)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生:(4)要重视科技发展;要创造利于科技发展的社会环境;要开放,吸取他人所长。 教学反思。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教案 岳麓版必修3
相关推荐
2、解 当 时 佛 、 道 兴盛 的 表 现 , 加 深 对 教 材 正 文 “儒 学 的 发 展 出 现 了 危 机 ”这 一 结 论 的 理 解。 】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 汉代经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 于是
2、新课: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动了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 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冲出狭隘宗族纽带的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社会上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了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
2、“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 ,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第一部分。 【学情分析】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稍有涉及,有所了解,但未必有深刻的体会。 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温故知新,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较深的理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尝试着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 【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看图学史,体会论从史出;通过模拟孔子问答
方。 说说去过的地方的地名,有什么特点,知道是什么地形吗。 交流我们看过的地形及特点 、展示。 先请 2~4 名学生带着照片,把他们亲自去过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在介绍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注意说清楚地形地貌的类型,能简单描述其特点。 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补充介绍,在介绍时结合学生照片上的地形,并出示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或课件,讲解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介绍网站内容。 引导学生在 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究学习
2、票上的人物 别是中美两国“国父”邮票 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f by 列表明中美两国当时有共同目标邮票中心突出“抗战建国”的目的是为了美、中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邮票设计者将台湾列入中国版图是因为中、美、英发表了开罗宣言A B C D4德黑兰会议是在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根本好转的形势下召开的。
3、在欧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B国联由英法操纵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D欧洲的海外殖民体系进一步扩大7下图反映了同一地点(法国的凡尔赛宫)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一个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诞生,一个反映了德国战败后任人处置,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心情和场景。 基于历史的角度,两幅图片所示现象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巴黎和会会场A大国的衰落 B邪恶的终结C分赃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