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四 4 紧张对抗中的缓和与对话同步训练 人民版选修3内容摘要:
3、的国际关系有关冷战后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分不开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A B C D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现在,如果你翻阅一下本世纪历史的话,你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实际上是由于对别人作出的一系列错误判断而引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也是由于希特勒认为他可以夺取波兰,英国可能不会作战,如果英国作战的话,在波兰遭到失败以后就可能不会继续作战。 然后你再看看苏联和美国在他们信仰方面的距离是如此之远:我们信仰一个独立自由和各种不同的国家组成的世界,他们信仰一个清一色的共产主义世界,而你(注:指赫鲁晓夫)又把核均势加到这场斗争当 4、中。 正如我以前说过的,这就是使得现在成为这样的一个危险时代的原因。 美国总统肯尼迪 1962 年 12 月 17 日发表的广播谈话请回答:(1)材料认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谈谈你的认识。 (2)“核均势加到这场斗争”是指什么。 结果如何。 说明了什么。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讲道: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等五极。 材料二关于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许多学者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 ,即世界上存在美国唯一一个超级大国与俄、英、法、德 6、由帝国主义本质所决定的。 (2)苏联把导弹运到古巴。 结果:在美国的战争威胁之下,赫鲁晓夫被迫撤走导弹。 说明: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占优势。 7(1)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系;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由两极对峙走向多极化)。 原因: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苏联在争霸中实力削弱;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3)观点:多极化趋势加强(或“一超多强”)。 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欧盟、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发展壮大,有利于抑制美国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行径。高中历史 专题四 4 紧张对抗中的缓和与对话同步训练 人民版选修3
相关推荐
太阳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装水的塑料袋或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或锡箔纸等) 三、教学重、难点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四、课时安排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太阳能热水器怎样工作 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它的
3、料:材料一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 “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 战后国际关系史材料二此刻我提请你们考虑和决定的是目前关系到希腊和土耳其这一方面的局势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制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实行的征服活动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地位的丧失
我们带来了温暖。 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 :光源的两大类 ,热光源与冷光源 二、光的强弱与温度 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 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 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
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车、气球、长线、皮筋、吸管。 教师准备:图片、短篇(神州五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利用重力、皮筋的弹力让我们的小车动了起来,今天我们要利用一种新的方法让我们的小车动起来。 想使我们的小车动起来就要用到我们经常玩的气球。 现在老 师就给每位同学们发一个气球,将气球吹足气,然后松手,观察气球是怎样运动的。 二
3、绝对不能扭转的。 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材料二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 克拉克请回答:(1)指出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2)“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3)克拉克对朝鲜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对吗。 为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
3、D拉宾7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A以土地换和平 B按宗教地区分治C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8印度和巴基斯坦自独立以来就是两个敌对的国家,造成两国敌对的主要原因有()殖民主义“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宗教信仰的差异边界和领土的长期不确定美苏等大国的插手A BC D9两伊战争中,双方互有攻守,当伊朗进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