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四 4 紧张对抗中的缓和与对话同步训练 人民版选修3内容摘要:

3、的国际关系有关冷战后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分不开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A B C D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现在,如果你翻阅一下本世纪历史的话,你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实际上是由于对别人作出的一系列错误判断而引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无疑也是由于希特勒认为他可以夺取波兰,英国可能不会作战,如果英国作战的话,在波兰遭到失败以后就可能不会继续作战。 然后你再看看苏联和美国在他们信仰方面的距离是如此之远:我们信仰一个独立自由和各种不同的国家组成的世界,他们信仰一个清一色的共产主义世界,而你(注:指赫鲁晓夫)又把核均势加到这场斗争当 4、中。 正如我以前说过的,这就是使得现在成为这样的一个危险时代的原因。 美国总统肯尼迪 1962 年 12 月 17 日发表的广播谈话请回答:(1)材料认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谈谈你的认识。 (2)“核均势加到这场斗争”是指什么。 结果如何。 说明了什么。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讲道: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等五极。 材料二关于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许多学者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 ,即世界上存在美国唯一一个超级大国与俄、英、法、德 6、由帝国主义本质所决定的。 (2)苏联把导弹运到古巴。 结果:在美国的战争威胁之下,赫鲁晓夫被迫撤走导弹。 说明: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占优势。 7(1)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系;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由两极对峙走向多极化)。 原因: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苏联在争霸中实力削弱;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3)观点:多极化趋势加强(或“一超多强”)。 影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欧盟、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发展壮大,有利于抑制美国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行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