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单元综合检测 苏教版必修2内容摘要:
3、与这些病毒长期共存是二者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本质是()。 病菌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解析: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抗生素对抗药性个体的产生仅仅起到选择作用,不是诱导作用,因为抗药性基因的产生与药物的使用无关。 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使病菌的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答案:期的爬行动物逐步进化为现代的()。 栖类、类、行类、类、哺乳类解析:早期的爬行动物经过自然选择,逐步进化为现代的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动物。 答案:两个亚种的形成是()。 南虎和东北虎是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产生了明显的差异,成为两个不同的虎亚种。 答案: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 4、6号和第 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 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组后的酵母菌可发生各种变异,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A、B 两项正确;重组酵母菌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C 项正确;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不会因染色体结构变异而改变,D 项错误。 答案:现有平均 9%的貂皮肤粗糙,这样的貂售价会降低。 他期望有更多的平滑皮毛的貂,于是决定不让粗糙皮肤的貂交配。 导致粗糙皮毛的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下一代貂中粗糙皮毛个体理论上的百分比是()。 析:据题意,粗糙基因的频率为=3/10,所以在 9/91,杂合子比例为 42/91,因 5、而显性基因频率为 70/91,隐性基因频率为 21/91,下一代中粗糙个体为 21/9121/91答案:个湖泊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 这一地区可能发生过洪水。 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下图所示的假设。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洪水时,湖由于地理隔离的 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解析:假说甲表明在两个不同湖中的灰色鱼,均进化为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假说乙中湖中的原有鱼种为红褐色鱼,而湖中的原有鱼种为金黄色鱼,由于洪水使两种鱼混合在一起;假说甲说明湖中红褐色鱼与金黄色鱼的形成过程中并不存在地理隔离,湖中也是 7、3 6002+14 4001)(30 0002)=案:A 基因型个体占 30%,0%,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则自交前 交后 交后 )。 45%、55%、45%、55%、析:由题意可知,种群中 0%,0%,而 0%,据此可以计算 0%+50%1/2=55%,自交后 0%+50%1/4=的比例=50%1/2=25%,25%1/2=55%,故选 B。 答案:过连续 得的子代中,频率为(1/2)n,)1-(1/2) n。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 发生了隔离发生了基因突变发生了自然选择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没有发生生物进化A. B.C. D.解析:由题意可知 以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 A 9、统将生物分成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其中的原生生物界包括一切真核的单细胞生物和没有典型细胞分化的多细胞生物,这些生物处于进化的低级阶段,它们之间是没有明显界限的。 在各界生物相互关系方面,反映真核多细胞生物进化的三大方向是指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在这一点上要注意与五界系统在生物发展史方面显示的生物进化的三个阶段区别开来。 答案:误的说法是()。 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自然环境相互选择的结果,动物的出现会影响植物的进化。 答案:)。 蜀属植物的花粉在玉米柱头上能萌发,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解析:生殖隔离是指不能杂交(如选项 A、C)或杂交后代不育,甚至 10、杂交得不到后代(如选项 B),而选项 染色体,不能产生配子所致,而不是有配子不能受精,所以选项 案:龙等生物曾在地球上生存过一段时期,但后来灭绝了,能够解释这些物种仅短暂生存的最充分理由是()。 何生物都有不定向的变异,并且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生存斗争,由于恐龙没有产生适应环境的变异,而被自然环境所淘汰。 答案: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 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 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同)进化解析:从题干中信息“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可推知 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可推知 由整个题干信息得出金合欢蚁与金合欢树两者为互利共生关系,这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所以可推知 据题中信息推不出“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单元综合检测 苏教版必修2
相关推荐
2、代全为白花解析:孟德尔认为,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在 位基因虽然存在于同一个细胞内,但彼此保持着独立性,互不融合。 在本题 花与白花亲本杂交,虽然 后代能按照一定的比例出现花色分离,这就有力地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支持了孟德尔的遗传理论。 答案:控制的显性性状,对其无味觉是由 味盲。 有三对夫妇的子代味盲分别是 25%、50%、100%,则这三对夫妇的基因型依次是()。 BbbBBbBb
瓜想想用什么办法能更好的观察它们呢 ?小组讨论讨论 .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请你们小组说说。 生:把小蚂蚁放水中的泡沫上观察。 生:把放大镜直接盖住杯子来观察。 师:这个方法不错,老师这里有这里有几个称量瓶,用它来限制蚂蚁活动空间 ,把小蚂蚁放在里面,它就不会到处乱跑了 ,但是蚂蚁个头小,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清楚的观察到蚂蚁。 (放大镜 ) 师 : 观察蚂蚁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
2、象和动植物形态学分别用到以上方面,所以题干中的方面都是科学观察包括的,而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来考察它对其他变量影响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答案: 发了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 有人欢呼,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它将引发道德危机。 对此,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摒弃现有的道德规范,推动科技发展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限制负面效应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现有道德规范为准绳调整现有道德规范
3、粒: 认识 2O:a. 性,电离方程式: ; 氨水的储存方法: 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 练习: 2O 的碱性,可与酸、酸性氧化物反应:与 少): 与 多): 用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来区分:氨水、液氨、一水合氨关于氨水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标况下 气溶于 1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是 g/试确定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 分析:氨水中溶质是 ,其物质的量(n)=。 具体过程:(2 )
2、、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A. B.C. D.解析: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在间期都进行 复制,使 量加倍。 据图分析,图中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后 量又恢复原来的数目,为有丝分裂中 变化。 图中细胞分裂结束后 量减半,为减数分裂过程中 量的变化。 图为染色体数目变化。 图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师:看来同学抓蚂蚁的方法真不少,那么你们能不能把捉来的蚂蚁用笔画出来。 好,画得最快的五位同学把画贴到黑板上给大家展示。 ( 4)学生画蚂蚁,然后在黑板上把画贴出来。 ( 5)让学生比较五位同学画的蚂蚁与捕捉来的蚂蚁是否一样。 ( 6)师:为什么会出现画得不太一样的情 况。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后,认知上的偏差使学生困惑、惊讶。 教师通过这样的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