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课时训练 18 生物进化理论 苏教版必修2内容摘要:
3、择及隔离。 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地雀的形成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的物种。 答案:确的是()。 物进化的原材料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其中前两者统称为突变。 物种形成的其他两个环节为自然选择和隔离,其中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隔离是一定存在生殖隔离,而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 答案:确的是()。 隔离的根本原因解析:生殖隔离和地理隔 离均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 错误。 多倍体的形成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期的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例如东北虎和华南虎的形成是长期地理隔离的结果,却没有产生生殖隔离,C 错误。 种群基因库产生较大差异后导致生殖隔离,D 正确。 答案:可能导致南方 水系中的 5、 40%,a 的基因频率为 60%,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 体的百分比:40%40%=16%,0%60%=36%,8%,A 的基因频率:16%+48%/2=40%,自交产生的后代中体的百分比:16%+48%1/4=28%,6%+48%1/4=48%,48%=24%,A 的基因频率:28%+1/224%=40%。 答案:的物种只生存了极短的时间就灭绝了,这是因为()。 然选择的实质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物种只生存了极短时间就灭绝的原因是缺乏有适应性价值的可遗传变异。 答案:资料显示,果蝇约有 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 107个个体,请分析完成以下问题。 (1)已知 6、果蝇白眼(b)为隐性基因,在该种群中每 2 500 只果蝇中才有一只白眼果蝇,那么白眼 b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2)假定残翅(v)的基因频率为 10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果蝇(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 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 (3)不同的果蝇种群之间, 一旦发生了隔离,就不会有 交流了。 (4)通过对果蝇及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 、 ;其中必要的条件是, 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 的方向 8、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的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 这一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1)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现一矮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期。 (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 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 与 诱变育种方法相比,组技术最大的特点是。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假设该植物具有 3 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 ( 9、4)“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 解析:生物可遗传的变异有三个来源:一是基因突变,二是基因重组,三是染色体变异。 人工选育新品种和自然进化一样,都涉及可遗传的变异,都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水稻田中偶然发现一株矮秆植株,最可能是由于基 因突变,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说明该突变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通过航天飞机搭载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利用空间辐射等培育新品种,其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与 组技术相比,后者能够有目的地、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3 对同源染色体(完全来自父方或母方( 概率为(1/2) 3=1/8。 答案:(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高中生物 课时训练 18 生物进化理论 苏教版必修2
相关推荐
科学概念 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 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 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 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
摸物体的冷热、软硬、表面的光滑与粗糙等 来认识物体。 (板书:手 →摸→冷热 /软硬 /表面的光滑与粗糙;耳→听→声音 ) 师:用眼睛看物体的颜色、形状; 用耳朵听物体的声音; 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用舌头尝物体的味道;用手摸物体的冷热、软硬;这些就是我们常用的 观察、 认识物体的方法。 观察一个物体要运用多种感官,才能把物体观察全面、仔细。 (设计意图
(提示:在科学观察中,一般不用尝的方法) 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师板书展示。 二、滴液比较 师:水和食用油除了我们刚才所观察到的不同之外,还有不同之处吗。 比如,我们分别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蜡纸、玻璃片和报纸上,它们的状态一样吗。 生猜测,并讨论: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什么。 (师适当提示:每一次将液滴滴在不同的物体上时,为了实验的可靠,需同时多滴几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简单演示
、发展、形成的全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为了更好的凸显“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将进行如下教学: 创设情境 我将出示两杯同样多的水,分别倒入两个大小不一的瓶子里,由此让学生感知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大小的容器里,看它们的多少是不是一样的,由这个问题拉近 了学生与本课课题的距离。 提出猜想 我再出示三个大小不一样的瓶子,分别为一号瓶
2、引起脱氧核苷酸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使基因所含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答案:列表述错误的是()。 因突变为 a 基因,a 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 A 因可突变为 2, 基因突变为 a 基因,a 基因还可以回复突变为 A 基因;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组复等位基因;基因突变大多是中性的,既无害也无利,有利或有害的突变都是少数。 答案: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
5、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裂由两条染色单体变成的两条染色体。 2有丝分裂有没有同源染色体。 是否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答案有。 不发生。 1下面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C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D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含有一个四分体【问题导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