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二)学案文档 第二章 第一课时 细胞的减数分裂内容摘要:

5、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裂由两条染色单体变成的两条染色体。 2有丝分裂有没有同源染色体。 是否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答案有。 不发生。 1下面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C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D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含有一个四分体【问题导析】(1) 同源染色体是指在减数分裂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2) 由一条染色体 经复制形成的是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 联会后的每 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答案B【一题多变】判断正误(1) 在减 7、体出现,核仁消失、核膜解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即联会,形成四分体染色质又变成染色体,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到赤道板位置上,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与纺锤丝相连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再次排列到赤道板位置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但每条染色体的 2 条染色单体不分离连接在同一着丝点上的两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末期染色体逐渐变为染色质,核膜部分恢复。 细胞质分裂,形成 2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细胞质分裂,最终形成 2 个子细胞最新海量高中、化规律曲线分析由此可见:有丝分裂染色体、限均与起点平齐,且上限均为 4n,但减数分裂中染色体、限均为 n,为起点的一半 8、,且染色体数目不会达到 4n这是快速界定上述相关曲线图的重要标志。 1一条染色体在间期经过复制后,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案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后,染色体的数量并未发生变化,数量增倍,染色单体从无到有,且数量与染色体上的 目相等。 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出现了哪些特殊行为。 答案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3减数第二次分裂中还有同源染色体吗。 并阐述理由。 答案没有。 因为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已经发生了分离。 2下图甲、乙均为二倍体高等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 10、相同,都 为 4,应为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前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及末期结束之前,丙图的 表示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每条染色体含有 1 个 子,不可 对应丁图 a 时期;(4)丁中 b 时期 染色体 数目的二倍,且 为 4,染色体数为 2,应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不对应乙图细胞;(5)丙坐标曲线图纵 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上 量的变化,曲 线既可代表有丝分裂也可代表减数分裂。 答案C【一题多变】1该生物为植物还是动物。 答案动物。 2甲、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及 数量分别是多少。 答案甲细胞有四条染色体、八条染色单体和八个 子。 乙细胞有四条染色体、零条染色单体和四个 子。 3丙图 BC 表示什么时期。 DE 14、1)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 有丝分裂中 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3)3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解析(1)图甲所示 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位置,染色体数目为奇数,没有同源染色体,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图丙所示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 1 个 子,且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因此对应于图丁中的。 (2)图乙所示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位置,但存在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3) 图丙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此细胞有 3 条染色体,则体细胞有 3 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 3 个四分体。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依据这些可进行区分。 【基础巩固】1下列生物的生殖过程中,能进行减数分裂的是()A变形虫 B细菌 C玉米 D衣藻答案有能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