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二)学案文档 第五章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Ⅰ)内容摘要:
3、然选择、基因重组、迁移、遗传漂变等。 判断正误(1)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2) 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均属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 ()(3) 达尔文认为适应的第一步是生存斗争,第二步是变异的产生。 ()(4) 某种抗生素被长期使用药效下降,是由于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对药物有抗性的变异。 ()(5) 基因频率改变,生物一定进化。 ()(6) 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1) (2)(3)(4)(5)(6)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名称 内容用进废退凡是没有达到其发展限度的每一种动 5、物种的改变。 实际上,环境的变化如果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就不会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生物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都是可以遗传的。 1环境引起的性状改变一定能遗传给后代吗。 答案不一定。 只有环境条件导致遗传物质改变进而引起的性状改变,才能遗传给后代。 2利用拉马克的观点,如何解释长颈鹿脖子长。 答案依据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长颈鹿主要以树叶为食,要想获得足够的食物就得天天伸长脖子去取食叶片,由于“用进废退” ,从而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1下列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观点不相符的是()A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B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 8、不定向变异,由自然选择决定其保存或淘汰。 自然选择只选择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的选择,生物微小的变异得到积累。 一般外界环境条件变化越剧烈,选择越频繁,生物进化速度越快。 2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1)选择的对象:表面上,是对个体的选择,实质上直接对个体所包括的变异性状进行选择。 (2)选择的因素:外界环境,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环境。 (3)选择的手段:生存斗争。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具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遗传变异在前,自然选择在后。 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繁殖产生的大量变异类型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使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保留下来。 2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 10、药性弱,从而被淘汰;上升的原因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生存斗争中 存活并大量繁殖。 答案B【一题多变】(1)图中 曲线为什么不可能达到零点。 (2)据图分析,使用杀虫剂治虫有什么缺点。 答案(1)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部分害虫具有抗药性。 (2)使害虫的抗药性得到积累,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其中的“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理解种群概念应把握如下内容:(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 ,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3)两个方面4)种群中的个体不是机械地集合 12、频率的改变反映出生物进化的方向,即在进化过程中某基因的频率如果逐渐增大,说明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4有关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1)已知基因型的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 100%该 基 因 总 数该 基 因 及 其 等 位 基 因 总 数例如:A%(A 的基因频率) 100%。 a(2)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设有 N 个个体的种群,a、个体数分别为 n1、n 2、n 3,A、a 的基因频率分别用 a 表示,a、基因型频率分别用 示,则: P 1212 P 1212由以上公式可得出结论:一对等位基因中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12(。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二)学案文档 第五章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