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二)学案文档 第四章 章末整合提升内容摘要:
2、 32P 的 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菌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 果仅凭猜想,控制其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可能是_。 (2)你认为怎样才能得到被 32P 标记的 菌体。 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_。 (3)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有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 (4)一个噬菌体含有一个 子。 理论上分析,一个被 32P 标记的 菌体侵染细菌后,复制出 n 个子代噬菌体,其中携带 32P 的噬菌体有_个。 复制用的原料来自于_。 答案(1)蛋白质和 是遗传物质;其遗传物质是蛋白质,不是其遗传物质是 是蛋白质(2)将宿主细菌培养在含 32P 3、的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含有 32P 的细菌;用 菌体去侵染被 32P 标记的细菌,待细菌细胞裂解后,释放出的噬菌体便被 32P 标记上了(3) 培养时间过长,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4)2细菌细胞内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解析(1)单凭猜想,遗传物质可能会有三种情况:蛋白质和 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2)解答这一问题要考虑到病毒本身不能增殖,必须借助于宿主细胞,因此应考虑先培养出有标记的宿主细胞,然后再培养出有标记的噬菌体。 (3)若接种噬菌体后的培养时间过长,复制增殖后噬菌体会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导致上清液中有放射性。 (4)一个被标记的噬菌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 6、递给后代,实际上是通过_的排列顺序来传递遗传信息的。 答案(1)蛋白质 含氮碱基脱氧核糖(2)1 112很多成百上千(3)D 在 A 上呈线性排列(4)D 是有遗传效应的 C 的片段(5)E( 或脱氧核苷酸 )A(或染色体)(6)12(7)E(或脱氧核苷酸或 F 或碱基或碱基对)(8)D(或基因)脱氧核苷酸解析 (1)由于染色体主要是由 蛋白质组成的,因此由题干分析知 B 是蛋白质,F 是含氮碱基,G 是脱氧核糖。 (2)复制时,1 条染色体上有 1个 子,制后,着丝点分裂前,1 条染色体上有 2 个 子,所以 1 个 A 与 C 有 11 和 12 两种比例关系;每个 C 含有很多个基因,每个D 7、 中可以有成百上千个 E。 (3)D 与 A 的位置关系是 D(基因)在 A(染色体) 上呈线性排列。 (4)从分子水平看,D 与 C 的关系是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C(片段。 (5)C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 E(或脱氧核苷酸 )。 D 的主要运载体是图中的 A(或染色体)。 (6) 在 E 构成的链中间,与 1 分子 G 相连接的有 1 分子的 分子的 H。 (7)遗传信息是 D 中 E(或脱氧核苷酸或 F 或碱基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8)生物的性状遗传主要通过 A 上的 D(或基因)传递给后代,实际上是通过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来传递遗传信息的。 突破 3中心法则过程的判断方法中心法则体现了 9、示的模拟实验。 (1)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 A。 已知 A 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将物质 A 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 X。 经测定产物 X 的部分碱基序列是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_过程。 (2)将提纯的产物 X 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 Y。 产物 Y 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 Y 是_,试管乙中模拟的是 _过程。 (3)将提纯的产物 Y 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 Z。 产物 Z 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 Z 是_。 (4)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_,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_。 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 11、蛋白质。 逆转录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突破 4界定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1判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方法(1)从变异的范围看:基因内部个别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基因突变,即改变发生于“基因内部”从而改变了基因结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的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即改变发生于“染色体”内部,不曾深入基因内部。 (2)从变异的结果看: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位置不改变基因突变;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 (3)从镜检的结果看: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而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2辨析染色体畸变方式图 a 为三体(个别染色体增加 );图 c 为三倍体(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图。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二)学案文档 第四章 章末整合提升
相关推荐
们生存需要的共同点吗。 二、了解植物的一生 思考: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请看图:向日葵的一生,我们能找出向日葵一生的几个典型生长阶段吗。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这是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 看图:一棵大树的一生,你们能找出与向日葵一生的相同和不同吗。 对了,主要不同是寿命 的长短不同。 请看资料库: “ 植物的寿命有长有短 ” ,你们有什么体会
3、然选择、基因重组、迁移、遗传漂变等。 判断正误(1)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2) 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均属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 ()(3) 达尔文认为适应的第一步是生存斗争,第二步是变异的产生。 ()(4) 某种抗生素被长期使用药效下降,是由于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对药物有抗性的变异。 ()(5) 基因频率改变,生物一定进化。
3、)答案(1) (2)(3)(4)(5)(6) 一、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证据1几个重要进化事件(1)真核生物出现后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使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 (2)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形成了生态系统的第三极,对植物的进化产生重要影响。 (3)原始两栖类的出现:生物的登陆改变着陆地环境,陆地上复杂的环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条件。 2进化方向(1)代谢:异养厌氧光能自养异养需氧。 (2)结构
3、)材料一我国的粮食价格自 1996 年以后连续几年持续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很多地方针对粮食品种结构矛盾,大幅度减少粮食生产,扩大经济作物生产,我国在仅占世界 7%的耕地上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土地压力巨大,由于过度种植、化学农药的大量投入,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增加,防旱排涝能力差等,耕地土壤质量持续下降。 从材料一可以推知,粮食减产的原因之一是_。 (2)材料二据报道
3、积累导致生物性状出现差异之后,自然选择才会发生作用而导致表现型进化。 2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意义判断正误(1)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2)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生物一定进化。 ()(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生物发生定向改变。 ()(4)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5)在自然界中,由于存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等因素
__ 能用唯恩图记录下它们生存需要的共同点吗。 二 、了解植物的一生 思考: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请看图:向日葵的一生,我们能找出向日葵一生的几个典型生长阶段吗。 种子 —— 发芽 —— 幼苗 —— 开花 —— 结果 这是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 看图:一棵大树的一生,你们能找出与向日葵一生的相同和不同吗。 主要不同是寿命的长短不同。 请看资料库:“植物的寿命有长有短”,你们有什么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