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 第5章 章末检测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若 E 生物种群总能量为 09 生物种群总能量为 08 理论上计算,A 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A0 8 B0 7 0 7 D0 7 析】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D 为生产者。 若使 A 贮存的总能量最少,应按最低传递效率、最长的食物链即 DECA 计算。 据此计算得 A 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0910%0 8)10%10%0 7 答案】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下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 J/(a),G 为植物,H 为植食性动物,C 为肉食性动物。 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 G、H 和 C 所形成的营养结构B由 G 到 H 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从生态 3、学的观点来看,G、H 和 C 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H 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图中 G、H 和 C 可构成一条食物链,A 项正确;由 G 到 H 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B 项正确;生物群落是由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构成,而 G 是生产者,H 和 C 为消费者,没有分解者,C 项错误;H 为植食性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D 项正确。 【答案】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最 5、A 正确。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输出 (散失);B 错误;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故 C 正确;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故 D 正确。 【答案】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蛇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蛇捕食,则导致估算结果偏小C田鼠和蛇同化的能量中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D蛇和田鼠之间存在捕食关系,这一种间关系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 正确;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设该地的田鼠种群密度为 X,第一次捕获并标志 6、数为 N,第二次捕获数为 M,其中被标记数为 m,则有:X/NM/m,XM/mN,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蛇捕食,即 导致估算结果偏大,B 错误;动物同化能的去向主要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C 正确;蛇与田鼠存在捕食关系,这一种间关系通过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 正确。 【答案】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C把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D有些金丝桃,因能分泌一种引起光敏性和刺激皮肤的化合物海棠素,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 8、是()A物种丙表示小鱼,该种群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B物种甲、乙、丙之间存在捕食关系C物种乙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物种丙的数量会增加D物种甲在不同水深处,个体数量不同,主要受食物的影响【解析】小鱼为最高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少,数量最少,故丙表示小鱼,A 正确。 甲、乙、丙分别为硅藻、虾、小鱼,虾以硅藻为食物,小鱼以虾为食物,B 正确。 物种乙虾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物种丙小鱼食物充分,数量会增加,C 正确。 物种甲硅藻在不同水深处,个体数量不同,主要受光强影响光合作用,D 错。 【答案】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B生态系统达到相对稳定时不需要 9、能量的输入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来说都是有利的D一个越不容易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后恢复起来越容易【解析】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即生物圈,A 正确。 任何生态系统在任何阶段都需要能量的输入,因为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递减的,B 错。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来说并不都是有利的,C 错。 一个越不容易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说明其自我调节能力强,其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一定复杂,所以一旦被破坏后恢复起来越困难,D 错。 【答案】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与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快B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 10、复利用C动物以尿作为存在或领域的一种标记,实质是向外传递化学信息D在草松鼠狐山狮食物链中,如果松鼠要 5 生活面积才能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那么山狮的生活面积至少是 125 析】与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数量相对较多,因而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快,A 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遵循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无法实现反复利用,B 项错误;尿液具有挥发性,动物以尿作为存在或领域的一种标记,实质是向外传递化学信息,C 项正确;在草松鼠 狐山狮食物链中,如果松鼠要 5 么山狮的生活面积至少是555125 ,D 项正确。 【答案】螂捕蝉,黄雀在后。 若黄雀的全部食物来自蝉和螳螂两种动物, 12、X 3/420%20%75X/4,则125X/475X/4G,XG/50 千焦,故 C 正确。 【答案】一个光照和水肥充足的小岛上,各种植物生长茂盛。 在树上有飞翔的小型益鸟、猫头鹰,地上有鼠、蛇及蛙等动物在活动,还有许多昆虫、真菌和腐烂的动植物尸体。 下列对此说法错误的是()A这个小岛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小型益鸟是第三营养级C在该岛上的食物网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草鼠蛇猫头鹰”D这个小岛上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是分解者【解析】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应该是草鼠猫头鹰;小型益鸟以虫为食,虫为第二营养级,故小型益鸟为第三营养级。 【答案】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 a,全 13、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 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 c,则 a、b、c 之间的关系是( )Aabc Babc【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总会通过细胞呼吸散失热能,是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所以三者关系为 abc,D 正确。 【答案】于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海洋对于调节大气 量起重要作用B湿地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种群基因资源C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高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含的重金属越多【解析】海洋对于调节大气 正确;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有着丰富的种群基因资源,B 正确;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恢复。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 第5章 章末检测 Word版含答案
相关推荐
基础设计 个性设计 一、导入 师:植物在春天有些什么变化。 到了秋天又有些什么变化。 (学生汇报) 师:我们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秋天里,从开学到现在,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校园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揭示课题) 二、 观察方法指导 植物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呢。 学生讨论、汇报。 师:一年生的植物会枯死,落叶树的叶会渐渐变黄、变红并掉下来
3、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4在某一使用除草剂的实验田中,选到了能遗传的耐除草剂的杂草 X,将它与敏感型杂草 Y 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杂交亲本 后代中耐药型植株比例(%)后代中敏感型植株比例(%)耐药型 A敏感型 B 100 0敏感型 C耐药型 D 47
4、是种群中全部生物个体的全部基因的总和,每个个体只有种群基因库的一部分基因。 突破 2 基因频率1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自然选择、遗传漂变、迁移等,具体影响见下表总结。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具有随机性,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通过对表现型的选择,选择某些基因,可以改变种群的遗传构成
年级孩子尚未接触过平均值的数学解法);过一个阶段再同样测量进行记录。 能不能看出树干的变化呢。 数 数每天有多少落叶。 菊花的花苞长得怎么样了。 狗尾草会枯死吗。 樟树的果实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 可以测量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的叶子的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看一个阶段后它们分别有什么变化。 还可以观察树叶的其他变化。 从一棵树的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
断小纸片有的沉,有的浮。 (学生自由说)小结并演示: 物体不碰到容器底部是浮,有的浮在水面,有的浮在水中;物体碰到容器底部是沉,沉在水底。 这是判断物体沉浮的方法,大家记住了吗。 小纸片在水中为什么会出现沉浮两种现象呢。 (学生自由说)小结:因为纸的情况比较 特殊 ,开始时可能是浮的,由于吸水性强,全部浸润后就会沉入水底。 材料分类:金属、塑料、木头这些材料小伙伴也想知道自己在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五、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 小组探究材料: 六、教学流程 根据我对教材的分析处理,我把本课教学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首先,创设情境:上课开始,给学生出示一张小彩纸片,问:把小纸片放入水槽中,它会沉,还是会浮呢。 以此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 让学生猜测、师演示实验,接着师动手轻轻地碰一下小纸片, 小纸片沉下去了。 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