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 课时作业19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含答案内容摘要:
2、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ABC D【解析】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使大气中 正确;大量使用氟氯烃制冷剂会造成臭氧层空洞,正确;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污染,导致 雨水的酸性增强,错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 N、P 等植物必需的矿质营养过多,错误。 综上所述,C 项正确,A、B、D 三项均错误。 【答案】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B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 3、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小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解析】人口增长对粮食等各种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A 项正确;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B 项正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会加剧人口增长导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对环境的压力将会增大,C 项错误;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许多问题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D 项正确。 【答案】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 5、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砍伐森林过多,林地面积锐减B人类使许多资源变为废物进入环境C人类活动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D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解析】砍伐森林过多,林地面积锐减是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之一,A 错误;人类使许多资源变为废物进入环境,造成环境污染,这也是人口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之一,B 错误;人口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活动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C 正确;粮食短缺是人口增长引发的问题之一,D 错误。 【答案】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A我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B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会对生态 6、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C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增长过快,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不影响生态环境D人口快速增长有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析】我国现有的人口还没有超过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A 错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而人口增长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因此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B 正确;我国人口虽然还没有超过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但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C 错误;人口增长并不利于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解决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D 错误。 【答案】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 7、,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是预测未来人口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依据B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C影响人口数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其自然生理基础,而与社会制约因素无关D近二十年来珠海市人口的剧增是因为迁入率大于迁出率【解析】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因此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A 错误;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人口增长的情况还与社会制约因素有关,B 错误;影响人口数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其自然生理基础,还与社会制约因素有关,C 错误;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近二十年来珠海市人口的剧增是因为迁入率大于迁出率,D 正确。 【 9、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D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解析】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是解决粮食生产和粮食危机的有效措施,故 A 正确;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能解决粮食危机和实现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故 B 正确;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加剧,故 C 错误;开荒辟地,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故 D 错误。 【答案】口增长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造成()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环境污染加剧A BC D【解析】人口增长过快,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正确;人口 10、增长过快,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正确;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正确;人口增长过快,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加剧了环境污染,正确。 【答案】“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比喻,使人们想到牧童在放牧时,只管放牧而不顾草原的破坏。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 ,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A沙尘暴频发 B火山爆发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解析】沙尘暴频发是因为对植被破坏太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等综合引起的,故 山爆发是自然现象,故 B 正确。 温室效应加剧是 11、二氧化碳急剧增加,绿色植被减少也是重要原因,故 C 错误。 物种减少是人为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故 D 错误。 【答案】005 年 1 月 8 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已经确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 16 亿人,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B晚生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措施,提倡晚生C近亲结婚其后代必患遗传病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 K 值为 16 亿【解析】人口膨胀是当今世界威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A 正确;优生优育和禁止近亲结婚是提高人口素质和优生 13、图中曲线_。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_ 曲线,该曲线与 a 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 110 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 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 11 调整为 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倍。 (能量传递效率按 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这一政策能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_。 【解析】(1)人口剧增带来的问题有粮食短缺,污染环境等问题。 如果不能 14、得到改善会出现图中的 c 情况,最终导致下降。 (2)按照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 b 曲线,即稳定在一定范围内,a 曲线是没有任何环境阻力的,而该曲线即“S”曲线是有环境阻力的,如果最大环境容纳量是 110 亿,全球最适合的是 K/2,此时能达到增长率最大还可以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故是 55 亿。 (3)设现在人口数量需要能量为a,则需植物为: 55a。 将( 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 调整为 14,则现在地球人口需植物为:8a。 调整食物结构后,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55a/28a。 (4) 实行计划生育是为了降低出生率,提倡晚婚晚育是为了延长世代长度 15、,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人口出生率,从而减少人口总数量。 【答案】(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 )、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c(2)b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55 亿(3)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 ),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人口出生率。 14(16 分) 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等多种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呼吸、免疫、生殖等系统的功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研究人员选取长期生活在交通严重拥堵的闹市区的成年居民为一组,长期生活在同一城市郊区农村的成年居民为另一组,分别测定其精子活动率、精子中 活性和血液中铅的浓度,结果如下。 组别 精子活动 率(%) 精子中 液中铅的 浓度(g/L)郊区组 45.。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 课时作业19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