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 课时作业1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含答案内容摘要:

2、B 错,C 正确。 摄入的全部能量 a,一部分没有同化被分解者利用为 c,同化部分 bde,e f g,故 acde,D 正确。 【答案】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 ,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A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C保持生态平衡D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解析】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 ,其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A 、 B、C 三项均错误,D 项正确。 【答案】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1 250 乙到丙的 4、量传递过程中,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鸟类排泄物中的能量最初来自叶的光合作用,最后全部用于分解者的生长C叶中只有 能量被鸟同化D呼吸代谢产生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解析】在能量传递过程中,大部分能量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散失,A 正确。 鸟类排泄物中的能量最初来自叶的光合作用,最后大部分通过分解者细胞呼吸散失,少部分用于分解者的生长,B 错。 不知叶同化的太阳能数值,故不能计算叶中有多少能量被鸟同化,C 错。 呼吸代谢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少部分用于各项生命活动,D 错。 【答案】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 a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 5、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 1 357 Jm2 a1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解析】分析图示可知,图中最长的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幽蚊幼虫太阳鱼鲈鱼,因此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A 项错误;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二者的同化量之比,即(4 2003 780)/31 92025%,B 项正确;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太阳鱼的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图中没有显示出太阳鱼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因此无法计算出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 项错误;生态系统 7、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B食物链越短,终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D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A 正确;食物链越短,终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B 正确;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C 正确;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D 错误。 【答案】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B中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0%D在人工 8、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 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解析】由于食物链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A 正确;中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B 正确;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0%,C 正确;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和人类投食的饵料中的能量,D 错误。 【答案】图为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情况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能量关系来看 B含碳有机物是图中各种能量的载体C一般情况下,次级消费者增加 1 产者至少增加 25 代表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解析】能量流 10、的能量【解析】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 15 000,占入射太阳能总量 1 500 000 能量的 1%,故 A 错误;分解者中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留在分解者体内,故 于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营养级级别越高,利用的能量越少,故 直接利用生产者时,处于第二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比其他营养级多,故 D 正确。 【答案】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 30%以上。 下图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 m2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表示细胞呼吸,其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C营养级较高的生 11、物,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较大D各级消费者同化量中都有一小部分能量通过粪便流入分解者【解析】图 1 中 A 表示呼吸作用,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为 14216,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无法计算,所以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也无法计算,A 错误。 图 1 中,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输入有机物中的化学能,B 错误。 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在地震中由于生物来源受到的影响较大,所以自身受到的影响较大,C 正确。 各级消费者产生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不包含在本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中,D 错误。 【答案】选择题(共 40 分)13(10 分) 某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 13、去向:随枯枝落叶被分解者利用,为 3;流入下一营养级,为 14;未利用为 70。 故生产者固定总能量为 237031411010 3 kJm2 a1 105 kJm2 a1。 流入植食动物的能量为 14216,而植食动物细胞呼吸散失 4,未利用为 9,被分解者利用为 植食动物流入肉食动物为1649食动物同化的总能量为 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 10 3 kJm2 a1。 (2)流入植食动物的能量为 14216,植食动物流入肉食动物的能量为 6(3)用于植食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值是9210 30 4 kJm2 a1【答案】(1)0 5 kJm2 a1 510 3 kJm2 a1 14、较高(2)3)04 kJm2 a114(16 分) 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 1、m 2 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 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 ag 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请据图作答:(1)图甲中,m 1 表示的能量形式为_,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部能量流动的载体是_。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主要原因是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具有_的特点。 (2)图乙中,若 A 表示图 1 中营养级 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 C 表示_。 若图甲中营养级 I 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 y,则该系统营养级 、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 (3)图乙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 E 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 _实现的。 (4)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种群数量一般处于_(K、K/2) 值,此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 【解析】(1)m 1是输入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即太阳能。 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部能量流动的载体是有机物。 食物链中能量流动具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