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1.3电场强度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1内容摘要:
2、电场的依据之一2为研究电场而放进电场的电荷称为 ;产生电场的电荷称为 3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本身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电场中某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定义为放在该处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跟该电荷的电量的 电场强度的大小表示电场的 ,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场的 ,且物理学中规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跟 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 或 4E=F/q 是电场强度的 ,适用于 电场; 仅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5如果有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它们的电场就互相 ,形成合电场这时某点的场强等于各个点电荷 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 6如果在电场中画出一些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方向都跟该点的 方向一致,这样 4、2【例 2】场源电荷 的正点电荷;检验电荷 ,它们相距410 而静止,且都在真空中,如图所示求:1) q 受的电场力;(2) q 所在的 B 点的场强;(3) 只将 q 换为 的正点电荷,求 受力及 B 点的场强;04,q(4) 将检验电荷拿去后 B 点场强 Q q【例 3】如图所示,相距为 2d 的 A 和 B 两点上固定着等量异种的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 和 线的中垂线上取一点 P,垂足为O,求 :(1)P 点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2) 为何值时,场强最大?拓展:能不能归纳出在通过 直线上各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例 4】画出点电荷、等量同种电荷、等量异种电荷、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小组讨论 6、。 【达标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公式 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大小与放在该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的大小成正比,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B由公式 知,电场中某点场强方向,就是置于该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C在公式 中,F 是电荷 q 所受的电场力,E 是电荷 q 产生的电场的场强由 F=知,电荷 q 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与电荷的电荷量成正比,与电荷所在处的场强大小成正比2下列关于点电荷的场强公式 的几种不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2在点电荷 Q 的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大小与 Q 成正比,与 r0 时,E;当 r时,E0C点电荷 Q 产生的电场中,各点的场强方向一定是背向点电荷 点电荷 Q 为中心, 8、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g=10ms 2,则( )A场强的方向一定沿水平方向 B场强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C场强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上 D场强的大小一定为 E=5103N如图所示的各电场中,A、B 两点场强相同的是( )8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的P 点放置一正电荷,使其从静止开始运动,其中加速度逐渐增大的是图中的( )9 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电场线上有 A、B 两点,用 两点的场强,则( )AA、B 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B因为电场线从 A 指向 B,所以 、B 在一条电场线上,且电场线是直线,所以 知 A、B 附近的电场线分布状况,E A、E 会应用与拓展不练不通)1 9、如图甲所示,一点电荷电场中的电场线,图乙是放在电场线上 a、b 处的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与所带电荷量大小间的函数关系图象,由此可判定( )A如果场源是正电荷,位置在 A 侧B如果场源是正电荷,位置在 B 侧C如果场源是负电荷,位置在 A 侧D如果场源是负电荷,位置在 B 侧2 把质量为 m 的正点电荷 q 从电场中某点静止释放,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荷一定由电场线疏处向电场线密处运动B点电荷的运动轨迹必定与电场线重合C点电荷的速度方向必定和通过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D点电荷的加速度方向必定和通过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致3如图所示为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一带负电的 11、)6电荷量为 q 的点电荷,在与它距离 r 的 P 点产生的电场的方向如图所示今把一带正电的金属球放在该电荷附近某处,则该点电荷在 P 点产生的电场的场强( ) A大小与方向都没有变化B强度增大,方向偏向金属球C强度变小,方向偏向金属球D由于金属球的位置未确定,因而无法判断7 在 X 轴上有两个点电荷,一个带正电 个带负电 2分别表示两个电荷所产生的场强的大小,则在 X 轴上:AE 1=点合场强为 0BE 1=处合场强为 0,另一处合场强为 2 1=中两处合场强为 0,另一处合场强为 2 1=中一处合场强为 0,另两处合场强为 2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 A 点运动到 B 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不。高中物理 1.3电场强度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3-1
相关推荐
2、公式:F= ,式中k 叫做 如果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即电量的单位用 ,力的单位用 ,距离的单位用 ,则由实验得出 k=9109 使用上述公式时,电荷量 2一般用绝对值代入计算如果其它条件不变,让两点电荷在介质中,其作用力将比它们在真空中的作用力小4库仑的实验中用了怎样的物理方法去研究“A 和 C 之问的作用力与它们距离 r 的关系”。 在库仑那个年代
2、题的能力。 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有一定的应用,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运用向量的方法推导基本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由此出发导出其他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并能运用这些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 内容与要求1三角函数(约 16 课时)(1)任意角、弧度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2)三角函数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
讨论共同点 感受多样性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一、引入 同学们,我们学了这么多种动物,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呢。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整理一下我们的发现,你们准备好了吗。 (老师准备蜗牛、蚯蚓、蚂蚁、金羽的图片;四种动物议政的图片) 二、讨论动物的共同特点。 学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小组讨论四种小动物的
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磁体放置方式 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 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灵敏电流计指针的 偏转情况 左右运动 上下运动 前后运动 斜向运动 N S 电流。 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分析电磁感应现象的能量转化: 机械能 转化为 电能 (二)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引发猜想。 分析确定研究方法。
3、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势差的大小由电场力在两点间移动电荷做的功和电荷的电荷量决定B电场力在两点间移动电荷做功的多少由两点间的电势差和该电荷的电荷量决定C电势差是矢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D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力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2有一个带电荷量 q310 6 C 的点电荷,从某电场中的 A 点移到 B 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 6104 J 的功,则( )A 200 V B 00
2、论正确的是()A把正电荷从 a 移到 b,静电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B把负电荷从 a 移到 b,静电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C把负电荷从 a 移到 b,静电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D不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从 a 到 b 电势能逐渐降低【例 2】将带电荷量为 1108 C 的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到电场中的 A 点,要克服静电力做功 1106 J,(取无限远处电势为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