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习题 1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含答案内容摘要:

2、有动态。 诗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容山岚在月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 2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唐 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 箨(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试分析本诗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 诗人借竹告诉了我们什么。 答:_【解析】本诗是一首关于“竹子”的咏物诗,分析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找出答题的区域,看看哪几句是写“竹子”的,即写物的,哪几句是写情的,即通过物来吟情的。 通过阅读可知,诗的前六句是咏物的,后两句是抒情的。 那么可通过 4、古代诗文中往往与两情交往、思亲思乡和孤独连在一起。 诗的第三句有一个词“乡心” ,这是全诗的诗眼,因此,本诗中“雁”的意象是表明作者的思乡之情。 【答案】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回故巢。 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 因此诗人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4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 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 “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答:_【解析】第一步:找出诗中的物象。 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 5、首咏物诗,物象就是野菊。 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是集中描写野菊的地方,其重点是“幽色”和“减妙香”。 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 第三步:概括物象的本质特征。 要透过词语的字面意思,挖掘其深层含意。 咏物诗一般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野菊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象征了一种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的品格。 从全诗看,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运用对比手法,将野菊的高洁置于至高的境界上更突出了野菊的本质特征。 第四步:根据要求整合答案。 【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