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三市 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区。 这反映了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国民政府准备持久抗战C国共内战争夺战略资源 D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部2(2016珠海期末监测29) 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 下表所列为19491978 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 表中“丁”指的是研究专题 论文数量(篇)甲 722乙 287丙 614丁 96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 D3(2016肇庆期末质检29)1915 年,陈独秀认识到:“要救中国,先要从思想革命开始,否则政治革命就只能是走形式,推翻皇帝却换上另一个独裁者就是例证。 ”这反 3、映出A没有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B陈独秀全盘否定C新文化运动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D新文化运动从反对尊孔复古逆流开始4(2016肇庆期末质检30)1938 年,学者熊十力在中国历史讲话中写道:“中华民族,由满汉蒙回藏五族构成之。 古分言之,则有五族;统称之,则唯华族而已。 如一家昆季,分言之,则有伯仲;统称之,则是一家骨肉也。 ”这反映A军阀混战导致各民族关系紧张 B知识分子不闻世事专心学术研究C家国一体和宗法观念逐渐衰微 D学术界为团结抗战促进民族认同5(2016湛江期末测试29) 戊戌政变后,倾向于变法的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遭到弹劾并充军新疆,在路过保定时,观者数万,直呼他为“大奸臣”。 材料主 5、键.”。 2016清远期末质检29)“由洋务运动所造成的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乃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深刻地动摇了建立在小生产方式上的封建专制政体的根基。 ”这段材料A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主观动机 B说明了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C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客观发展 D叙述了近代主流意识形态9(2016清远期末质检30)1935 年徐悲鸿说:“艺术家即是革命家,救国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苟能提高文化,改造社会,就充实国力了。 欧洲哪一个复兴的国家,不是先从文艺复兴着手呢。 ” “七七”事变后,徐悲鸿积极宣传抗战和画人为主写实主义主张。 材料反映出的文化观是文化是时代的声音文化的丰富性是由文化的多样 6、性构成的注重文化社会效益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BC D10(2016茂名期末模考29) 历史学家杨奎松在中间地带的革命中指出“长期苦于专制和武力之害,渴望和平与平等的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暴力、专政等等,往往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俄国诞生之后是一向主张平等调和并反感专制压迫的广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的。 ”这说明五四运动之前A十月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甚微 B知识分子希望用温和的方式改造社会C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全面 D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11(2016茂名期末模考30) 1935 年,当日军进一步威胁平津华北地区时,蒋介石先后向平汉路南段沿线及京沪 7、线南段沿线调集了 20 余万中央军,开始把非嫡系的地方部队去应付残存在南方等地的共产党小股武装。 这种情况表明A中国共产党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威胁已全面解除B蒋介石开始把来自日本的威胁放在了重要地位C日本全面侵华严重威胁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利益D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统一战线工作成效显著12.(2016惠州三调29)1910 年 5 月,有读者向汉口的东方时报投书批评新政:“现在什么东西都得上税,棉花、谷物、食油、燃料、牛,不管什么并不光是一个田赋的问题。 ”东方杂志也发表文章称, “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 ” 最新海量高中、2016惠州三调30)右图为2 8、0 世纪编年史图鉴中某一时期的东亚地图,图中分别以黑、白、灰色标示了三个不同政权。 这 幅 地 图 最 有 可 能 编 印 905 B. 北洋政府时期(1912 927 9464(2016佛山期末质检29)民国初年,“孔道会”、“孔社”、“尊孔会”、“孔圣会”等民间团体兴起,多以“昌明孔教,救济社会”为宗旨。 1915 年 2 月,宣布“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 这反映了民国初A孔子的地位达到最高峰 B民间思潮左右了政府的决策C社会出现广泛的信仰危机 D民众享有充分的言论结社自由权利15(2016东莞期末调研28) 清帝退位后,曾有记者问孙中山为何对 “今日北京之政争”不甚注意,孙中山明确表 9、示目前对中国的社会革新,“比党务与政治问题更有兴趣”。 材料中“ 社会革新”主要是指A振兴民族经济、改善民生 B反对军阀专制、捍卫民主共和C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启蒙 D号召民众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16(2016东莞期末调研29) 1931 年,共产国际发表文章称:蒋介石“调动了南京政府的三十万装备精良的部队而和它对峙的是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只有六、七万人的红军几个军和几万名装备很差的游击队”,但是,“中国红军经受住了最困难的考验”。 这表明共产国际A给予中国革命全面支持 B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C认为国民革命有所发展 D认同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17(2016潮州期末质检30) 图 6 箭头所暗示的是近代史 11、民国时期政治、经济变迁的诸多历史信息。 提取其中一项信息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提示:信息提炼+结合史实分析材料+结论)示例一:信息:孙中山的社会影响力巨大。 (4 分)说明:孙中山领导,推翻封建帝制,缔造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民国各省几乎都建有中山公园,说明了民众和政府对孙中山历史功绩的认可。 (8 分)示例二:及国民革命的影响区域性不平衡。 (4 分)说明:及国民革命均发端于南方,民主共和观念在南方地区影响力更大。 南方各省受、国民革命的洗礼,对民主共和观念认同程度较高,故南方中山公园数量较多。 (8 分)示例三:民国政府不能全面控制中国。 (4 分)说明: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 13、布局集中在沿海沿江,尤其通商口岸地区为最;新中国工业布局扩展至内地,尤其东北为最。 (2 分)说明:近代中国沿海沿江最先受到外来侵略,西方工业文明影响较早且程度较深。 新中国统一全国,计划经济,注重整体工业布局。 (从国内外形势分析亦可)(4 分)示例二信息:洋务运动工业基础薄弱,尤其重工业基础薄弱。 新中国优先集中发展重工业。 (2分)说明:近代中国工业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分布不平衡。 新中国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在苏联帮助下大力发展重工业。 (4分)示例三信息:洋务运动交通运输业基础薄弱;新中国交通运输业成就显著,铁路公路发展尤其迅速,交通干线不断向边疆伸展。广东省十三市 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Word版含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