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三市 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统治中心”。 据此可知,分封制A扩大了地方权力 B加强了中央集权C巩固了西周统治 D瓦解了贵族政治体系2. (2016广州期末模拟25) 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 这些措施A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 B反映了唐初徭役赋税繁重C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 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 (2016广州期末模拟27) 军机处最主要的职掌是所谓的“承旨书谕”,上谕下发有“明发”和“廷寄”两种。 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宣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需封入信函,交兵部 3、加封,加急传递。 这表明A军机处成为内阁的上级机构 B军机处直接参与机要政务的决策C“廷寄”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D“廷寄”减少了中央决策的失误4(2016珠海期末监测24) 唐朝时,所有诏敕既须帝画敕,又须中书、门下共认,后盖政事堂印。 宋朝台谏制, “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 ,其他权臣以纠正焉,由此可知唐宋时期。 A皇帝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 B政事堂形成民主政治雏形C皇权外的决策机构已形成 D已有了权力制衡分权机制5(2016珠海期末监测27) 有学者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作者意在强调A七国之乱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 5、一情节充分表明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分封制受到冲击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8(2016湛江期末测试25) 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 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君相之间矛盾尖锐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儒法思想并行发展9(2016湛江期末测试27) 下表是清朝前期雍正到嘉庆年间土地与人口变化图。 据此,可以推知时间 人口(亿) 全国耕地(万倾) 人均耕地(亩)雍正 1734 10942 82035 750乾隆 1753 18368 67758 369乾隆 1784 28633 70 6、094 245嘉庆 1812 33370 72708 218A土地兼并有所好转 B人地之争矛盾日益突出C传统农业逐渐没落 D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失效10(2016深圳一调26) 东汉时期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 据此推断当时A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 B地方分裂势力坐大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D察举制度存在弊端11(2016韶关一调24)历史转型是个非常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20 世纪 90年代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 ,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 其 7、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B皇权和神权相结合 C家国同构 D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12.(2016韶关一调26)小报最早出现于北宋末年,盛行于南宋。 南宋海陵集记载:“小报者,出于进奏院,盖邸吏辈为之也。 比年事有疑似,中外不知,邸吏必竞以小纸书之,飞报远近,谓之小报”。 对“小报” 2016汕头期末质检24)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 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 这反映了A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B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C法家思想 9、出任军机大臣人员的构成表:满人 汉人 汉军旗人 蒙古人 总数军机大臣 72 人 64 人 3 人 6 人 145 人军机大臣下章京 16 人 16 人 32 人材料说明 A汉人能进入中央政府核心 B汉人与满人实现权力平衡C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D官员权力与皇帝的亲疏成正比17(2016茂名期末模考24) 历史学家杜家骥认为“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C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D君主权力受到族权的制约18. (2016惠州三调24)中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 10、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中国古代出现人口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大规模的迁移是在公元前 8公元前 3 世纪 35 世纪 810 世纪 1416 世纪A. B. C. D.19.(2016惠州三调27)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 2016佛山期末质检24)对比商代形势图和西周分封形势图,可分析得出西周A分封制是对商代方国制的继承和发展 B宗法制是政权、族权和神权结合的产物C分封诸侯控制商代残余贵族势力 D政治中心东移扩大了疆域21(2016佛山期末质检26)713 年 12、代官营手工业中广泛采用奴隶制和差役制,而宋代官营手工业对军匠和民匠原则上实行雇佣制。 由此可见,宋代A官营和私营手工业竞争激烈 B政府传统经济政策发生变化C手工作坊雇佣关系普遍存在 D工匠的身份及地位有所变化24(2016东莞期末调研26)大明律规定:禁止朝官与近侍官交结,禁止地方官员与朝官交结,禁止京官与京城家资富厚之人交结,否则即构成奸党罪。 这一规定旨在A防治宦官专权和权臣乱政 B消除官员结党对皇权的威胁C用法律形式加强中央集权 D澄清吏治以杜绝制度的腐败25 (2016潮州期末质检24) 在分析刘邦与项羽胜负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安国侯王陵认为,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 13、因以予之” ;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这反映出()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D稳固统治须依靠满足部将利益26 (2016潮州期末质检25) 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 该材料说明唐朝()A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水陆交通B重视发展国内商业却忽略海外贸易C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繁荣D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二、非选择题1(2016肇庆期末质检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不同的国情采用不同的政治体制,才能促进每个国家的发展。 权力集中于中央在中国当时是一种普遍的政治体制,这一点从秦朝开始体现的很明显。 虽然地方权力有时会威胁中央,但集权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常态这应该是没有异议的,这说明其实用性很强。 也就是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 作为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解胜华中央集权制度的利与弊材料二 在和英国打的时候,十三个邦(州)联合起来,等到把英国打败后,各自还是分散治理。 1777 年召开“大陆会议” ,通过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