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三市 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公共工程的拨款。 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B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C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2(2016茂名期末模考34) 1936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规定:凡不再种植消耗土壤肥力作物,而改种保持土壤肥力作物,减少粮食生产的农民,由国家发给奖金。 该法案的颁布主要是出于A平衡市场缓解危机 B保护农业生态环境C保障农场主的利益 D推动农业布局调整3(2016佛山期末质检33)20 世纪 30 年代末,在英国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每周看两次电影,五分之二的人每周看一次电影。 欧洲大陆国家的人们大致相同。 这反映了A电影成为人们休闲的主要方式 B电 4、提高银价的1934 年购银法造成银价飞涨给中国等银本位国家带来了灾难性危机。 1935 年 11 月,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法币取代银元,作为流通于市场的唯一货币形式。 法币政策的实施,使国民政府加强了金融控制,增加了统治力量。 1944 年,美、英、中等 44 国通过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1973 年,美元贬值 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末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有哪些。 (9 分)为应对第二次白银外流危机,南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6 分)(1)原因:巨额的战争赔款;引进 5、新设备、新技术的所需费用;编练新军(或筹划海防)的费用;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的费用;(9 分)措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 (法币政策、统一货币) (6 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方面,分析美元(地位)发生数次变化的原因。 (9 分)(2)原因:30 年代: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调整财政金融政策,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40 年代:美国大发战争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经济霸主地位。 70 年代:美国出现经济“滞胀”现象,黄金和外汇储备出现大幅度下降;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欧共体、日本的冲击;贸易出现逆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 (6 分)2(2016珠海期末监测 7、尔德与史密斯合著的未来的到来 ;珀金斯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时代 ;戈斯奈尔的竞选者的冠军:罗斯福 ;麦克唐纳的复兴的威胁 ;托马斯的法西斯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等。 摘自胡国成罗斯福新政研究状况简介政带领美国渡过难关这是我们熟知的历史。 但那些“被遗忘的人”、那些新政下的牺牲者,他们的故事、诉说的,全然不是这么回事) ;H W布兰茨的本阶级的叛徒 ;伯顿佛尔森的新政还是苛政:罗斯福的经济遗产如何伤害了美国 ;伯顿W小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等。 摘自凤凰网美国涌动经济政策反思潮“衰落”情绪笼罩美国仔细阅读目录,指出从 20 世纪中期到 21 世纪初关于罗斯福新政主流评价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8、(13 分)变化:20 世纪中期以前对新政的积极或正面评价占主流,21 世纪初对新政的负面评价占主流。 (3 分)原因:20 世纪中期以前1929 年一 1933 年经济大危机的破坏巨大,人们希望尽快摆脱困境,对新政寄予深切希望;新政通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或政府全面干预经济)来缓解和摆脱经济危机,推动经济发展;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开创了美国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二战后初期的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模式,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对战后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21 世纪初新政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金 9、融危机爆发,使人们对以往新政作用的评价产生了怀疑和否定情绪;学者希望从历史中借鉴经验教训,为政府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依据;新政的历史负面影响显露,相关评价更客观;历史研究视角的变化;多元史观的影响。 (10 分)3(2016湛江期末测试41)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就“是否应在学校设置科学课程” 展开了争论,有人赞成削减古典学科(宗教,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科) ,设置科学课程;有人反对削减古典学科,设置科学课程。 请您运用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可对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 11、进行,推动自然科学的进步;新的科学理论出现,推动学校教育的扩充和技术创新;工厂增多,需要大量合格的技术工人;海外贸易的扩展,世界市场的形成需要更多开拓性人才;保持英国的领先地位的需要。 反对增设自然科学课程,主要参考史实:理由:政治上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激发,社会运动的兴起,人文科学能为人们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提供帮助:思想文化上,近代思想与文化的发展为人文科学发展提供丰富内容;工厂制度的发展,造成环境污染,弊端显露,不应再夸大科技的作用;近代浪漫主义思潮兴起,反思理性,指出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示例】:(观点部分):对于这场跨世纪的争论,本人认为设置自然科学课程是必要的。 (2 分)(论证部分) 12、:综观整个世界近代历史,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极大地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机器生产的普及和电气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工厂日益增多,需要培养大量合格的技术工人,时代呼唤学校教育开展课程改革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而且,新的科学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为学校教育内容的扩充和改革创造了重要前提。 (6+2 分)(结论部分):综上所述,教育要为政治变革和经济建设服务,十九世纪英国学校设教育置自然科学课程,是势所必然的。 (2 分)4(2016韶关一调41)(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大萧条前 金融危机前19191929 年 19802007 年收音机销售额由 4500 万美元增加到842 亿美元金融地产业占 额由 14、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探究,事实无误,知识正确,逻辑严密,并且得出历史启示。 )评分说明和答案示例(其他合理的答案可以酌情给分)答案示例 评分说明选择合理数据简要提出问题(3,2,1,0 分)示例 1:19802007 年,金融业的上升,制造业的下降是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示例 2:19191929 年建筑业的上升,农业的衰落是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 分三个等级给分:A 等 3 分,数据合理可对比,叙述问题清晰;B 等2 分,数据合理可对比,能够叙述出问题;C 等 1 分,数据对比勉强,问题叙述模糊。 利用知识进行分析(6,4,2,0 分)示例 1:金融业上升,虚拟经济膨胀,金融投机盛行,金融风 15、险增加,2008年金融危机是从金融业首先引爆的;传统制造业的下降,造成大量失业,形成庞大的弱势群体,加剧社会的恐慌。 示例 2:建筑业上升,房地产业兴旺,推动购房消费及相关的贷款业务,金融风险上升;传统农业衰退,农业劳动力失业大增,已潜伏危机,当股市泡沫无法支撑时,全面经济危机爆发。 回答问题的逻辑推理是:新技术推动经济繁荣,人们对经济乐观,投机盛行,金融风险上升;传统行业衰退,产生失业,潜伏危机。 分三个等级给分:A 等 6 分,利用合理的知识,与问题构建必然的逻辑关系,论述清晰;B 等 4 分,知识合理利用,逻辑关系不紧密; 分,知识有不科学,与问题关系不紧密,论述模糊。 历史启示(3,2,1,0 分)示例:以上分析可见,新科技革命在带来经济繁荣时也往往带来危机;科技进步一方面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也对传统产业带来冲击,造成结构性失业。 人们在对新科技欢呼的同时,应该保持危机警惕。 回答问题的关键是:回扣提出的问题,得出历史启示。 分 3 等给分:A 等 3 分,紧扣问题,前后呼应,叙述清晰,观点正确;B 等 2 分,紧扣问题,叙述不全; 分,结论与问题不紧,论述不清。 5(2016佛山期末质检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71775 年英国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