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三市 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2、据理争辩,持重而后发。 此岂中国高谈阔论,虚骄以自张大时哉。 轻重缓急,无足深论。 而西洋立国,自有本末,诚得其道,则相辅以致富强,由此而保国千年可也。 不得其道,其祸亦反是。 据郭嵩焘 使西纪程(1877 年)材料二总署钞寄使西纪程后,李鸿章得以先睹为快,并大加称赞道:“总署钞寄行海日记一本,循览再四,议论事实,多未经人道及者,如置身红海、欧洲间,一拓眼界也”。 但很可惜,能如李鸿章一样欣赏的人少之又少。 使西纪程出版后,激起了轩然大波,指责谩骂之声遍及京城内外。 尤其是在京师,朝野舆论哗然,义愤填膺,甚至到了无不切齿、口诛笔伐的地步。 杨锡贵 郭嵩焘毁版述评(1)根据材料一,概括郭嵩焘对欧美诸国的认识。 (7 3、 分)认识:欧美国家国力强大;相互竞争激烈,但重视规则、信义、礼理;以本末之道相辅而立国富强。 (7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使西纪程在国内引起不同反响的原因。 (8 分)原因:一方面,西方列强侵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另一方面,“天朝上国”的自大心理根深蒂固;君主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8 分)2(2016珠海期末监测48) (15 分)材料一 1948 年 1 月 30 日,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甘地在祈祷会上被刺杀。 甘地死后他一直受到广泛的评论。 丘吉尔曾说:“见到甘地先生, 是令人作呕,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天普中学出来的律师 5、坦为何对甘地的评价不同。 (6分)(1)分析:丘吉尔站在英国殖民者立场上,更不主张印度独立,反对“非暴力抵抗”和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 故意贬低甘地。 爱因斯坦倡导反战和平,高度赞赏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不同教徒间的团结,使印度摆脱英国实现民族独立 (6 分)。 (2)据材料二,指出甘地在穆斯林世界中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 (9 分)(2)原因:制止暴行;制止宗教冲突;保护了穆斯林。 影响:有利于缩小分歧,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缓和矛盾,推动地区和平。 启示:不回避宗教分歧;摒弃暴力冲突;真诚和平对话;寻找共识;宽容彼此(9 分) 6、3(2016肇庆期末质检48)(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曾国藩是封建中国数千年尤其是两宋以下封建统治阶级一切黑暗精神的最大体现者,又是鸦片战争后百年来一切对外投降对内屠杀的反革命的汉奸刽子手们的“安内攘外”路线的第一个大师他精通极端专制主义也是极端奴隶主义的哲学程朱道学,运用在言论上,就是满口“诚”“礼”“仁义”“道德”等字样;运用在行动上,就是极度的残忍,屠杀数千万中国人民,认为“痛快”。 他被天朝田亩制度骇倒了,要挽救封建统治者的权利,牺牲数千万人的生命,就是“卫吾道”,所讲的“道”,只是少数大地主大官僚的“道”,从人民看来,恰恰是大逆不道。 范文澜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 (1944 8、肯定了曾国藩。 (1 分)原因:发动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改革开放;近代化史观影响。 (4 分,答对 2 点即可)(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评价人物的主要因素。 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曾国藩。 (5 分)(2)因素:研究者的阶级立场、思想观念、所处时代环境、评价角度、史料占有情况等。 (3 分,答到任意 3 点即可。 )评价:把曾国藩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辩证评价;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为准等。 (2 分,答对 2 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2016湛江期末测试48) (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唐朝之前,官方对关羽的评价同三国时期基本一致:主要强调骁勇、忠义:勇在前,忠次之,义在后。 对其性格 9、缺陷,一般用“刚而自矜 ”评价。 唐政府对关羽的评价还不高,不过唐朝以后很少再有关于其缺陷的评价。 宋朝抑武扬文,关羽排名颇低。 元朝加封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开始由皇帝祭祀,民间则认为关羽可以灭妖除怪。 清代关羽排名仅次于孔子,称为“关帝 ”,允许关帝庙使用黄色的房瓦,加封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等称号。 对关羽的评价演变为忠在前,义在中,勇在后。 百姓将其与观音菩萨并列,认为可以斩妖除魔、劝善惩恶、指点迷津、护国战神、救人济世、为民伸冤、治病,科举考生也要祭拜关羽。 江湖绿林帮会认为关羽披肝沥胆、超越血缘,加以崇拜。 荆学义 经典的传播:关羽形象传播研究(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对关羽的评价的特征。 10、(9 分)(1)特征:随着时问发展,评价越来越高;往历史人物身上附加的功能越来越多;道德因素越来越重;有意识同避缺陷(或者为尊者讳:只评价优点,忽略缺点) ;有神话倾向;多个群体对关羽都有评价;不同群体评价标注(角度)不同; 受到当时环境、政策影响。 (任答三点,得 9 分。 )(2)根据材料,你认为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候应注意什么原则。 (6 分)(2)原则:从多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尽量依据距离历史人物时问最近的资料;避免神化历史人物;辩证看待、利用后人的评价;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条件下评价)。 (任答两点,得 6 分。 )5(2016深圳一调48) (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辜 12、祸,饱受夫创巨痛深之苦。 ”其解决办法还得仰靠中国文化。 他还说:“ 忠信,笃敬,德也,此中国之所长也;大舰、巨炮、力也,此西洋各国之所长也。 ”正因为中国人讲求精神,所以辜鸿铭认为中国史永不衰老的民族。 而欧洲人,由于缺乏精神生活,空虚无聊,经常处于“感情与理智”、“ 心肠与头脑” 的冲突之中,面对严重民族危机,辜鸿铭强调:“所恃以御侮而救亡者,独有以德服人之一理而已”。 辜鸿铭对中国士大夫的两种极端心理给予批评: “自来我中国士大夫夜郎自大,其贻讥外人固不足怪,惟今日慕欧化者,又何前倨而后恭也。 ”据马克锋 中国近代文化思与辩等整理(1)根据材料,概述辜鸿铭的文化观。 (6 分)(1)文化观:中国传统文 13、化优于西方文化;巾国传统文化主“王道”,重精神,西方文化主“霸道”,重物质与技术;用巾国文化改造西方文化;用传统文化作为强国御侮之道;既反对顽固排外,又反对迷信欧化。 (答出 3 个要点即可 6 分)(2)结合清末民初的时代背景,简要评析辜鸿铭的文化观。 (9 分)(2)清术民初,政局动荡,列强侵凌,民族危机严重;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重危机;各种救国思潮先后登场,巾国思想界矛盾与冲突激烈。 (4 分,答出 2 点即可)作为传统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作出重大贡献,其文化观具有振奋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的积极作用。 (3 分)但他反对西方文化,忽视西方工业文明的优 15、维系,迭盛迭衰,而立国千余年终以不敝。 ”“圣人之治民以德,德有盛衰,天下随之以治乱。 德者,专于己者也,故其责天下常宽。 西洋治民以法。 法者,人已兼治者也,故推其法以绳之诸国,其责望常迫。 ”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1)根据材料,指出郭嵩焘认为英国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 (8 分)(1)因素:设议院,君民共主;民选市长;实行“法治” ,保证社会稳定发展;实行两党政治互相牵制,防止专制独裁,从而保障民主。 (8 分,答出四点即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郭嵩焘和康有为对英国议会制度认知途径的不同。 (7 分)(2)郭篙焘出使英国,游历欧洲,亲自到议会聆听辩论,从以上日记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他 16、对议会制度的认知是具体的,对英国社会感受是直接的(3 分 )。 康有为戊戌变法以前没有过出国,在广州教书糊口和科举应考。 广州对外开放,康有为间接认知有关英国议会制度。 他把儒家“君民共治”的思想与英国议会制度进行对接。 康有为对议会的认知是间接发,中国化的。 (4 分 )7.(2016汕头期末质检48)(15 分)材料: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出生于委内瑞拉的最显赫的土生白人贵族家庭。 他少年时代接受了欧洲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青年时代就参加祖国独立解放事业。 有人从军事才能上把他称之为“美洲拿破仑” ,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 10 倍于西班牙的国土。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的经验被拉美和整个第三世界人民当作反对现代殖民主义斗争的宝贵遗产。 玻利瓦尔为争取在美洲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争取新国家繁荣和进步、争取被压迫群众的生存权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