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九下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1内容摘要:

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终于使生产和市场的 矛盾激化爆发,导致经济大崩溃。 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小工厂企业都是私有的,大都是股份公司,和股票有直接关系;股票市价的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 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值,人们就抛售; 1929 年 10 月,纽约股票抛售狂潮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在这以前,美国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 等都已出现停滞状况。 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 是什么。 ( 学生阅读课本第 48页小字部分后回答:1929 年 10 月 24 日“黑色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事实上, 1929 年美国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严重困难。 但纽约 股市经过不断哄抬,股价一直上扬。 这个美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已经无法正确反映美国经济的真实情况。 我们知道,支撑股市的是投资者的信心和对未来的 希望。 但这种信心和希望在 1929 年 10 月下旬,由于经济持续低迷而彻底破灭。 广大投资者开始疯狂抛售股票,股价下跌之快,连自动报价机都来不及报价。 股市崩溃了。 股市崩溃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 广大投资者的财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迫于生计和信心动摇,人们纷纷赶往银行兑换存款,这又直接导致银行相继倒闭。 银行倒闭后,大量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失去了资金支持也相继宣告破产。 工人因此 而大量失业,人民生活 水平大幅下降,更无力去市场购买商品。 美国的经济由此开始进入了恶性循环。 这次经济危机与以往相比有何特点呢。 ( 出示第三小标题) ㈢经济危机的特点 ( 指导学生阅读第 49 页第二段后讨论,教师总结 )第一,范围特别广。 由于美国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又是最大的债权国,美国经济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市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嫁危机,又使危机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所涉及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 第二,持续时间特别长。 从 1929~ 1933 年,持续四年之久。 第三,破坏性特别大。 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 l/ 3 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 2/ 3,失业人数更是高达 3000 万以上。 甚至在危机过后也不见经济 的复苏。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一蹶不振 ㈣经济危机的影响 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 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 48 页的小字及《美国旧金山等待领取救济金的平民》插图,使学生认识到失业的严重性和就业的困难。 失业队伍的增加,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工资降低,生活水平的下降。 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无着落、流离失所。 1929 年 3 月,美国第 31 届总统胡佛在就职演说时曾吹嘘“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汽车”。 但到头来美国广大劳动人民都由于付不起房租,而只好住在用破烂铁皮木板搭起的临时住房里。 人们把这种贫民住房区称为“ 胡佛村”。 销毁商品、生产破坏。 30 年代的大危机是世界性的资本主义政治危机。 从局部看,经济危机必然激化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阶级矛盾空前尖锐;法西斯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