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word学案内容摘要:
, 不正确的是 ( ) A. 是春秋时期兵家思想的杰出代表人物 B. 他的思想深受《孙子兵法》的影响 C. 广泛吸收了法家等学派的思想 D. 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 8. 在统治人民的 方法上区别最大的是 ( ) ① 孟子 ② 墨子 ③ 庄子 ④ 韩非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知识点五 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 9. 促进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最重要原因是 ( ) A. 社会大变革 B. 经济的发展 C. 政治剧变 D. 统治阶级的提倡 10. 易中天在谈到自己的新作 (下图 )时说 : “ 我以儒家为线索贯穿这本书的始终 , 这里并没有尊孔之意 , 更没想过要独尊儒术 , 这本书最后的结论反而是 要反对 ‘ 独尊一家 ’。 ”据此 , 你认为易中天 ( ) A. 反 对儒家思想 , 认为其不利于社会进 步 B. 尊崇各派思想 , 认为其都是进步的 C. 认为各种思想的碰撞交流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D. 认为各种思想的碰撞交流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 : 史料 、 史料解释 、 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 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他把孔子的 “ 仁 ” 发展为 “ 仁政 ” ,特别强调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 “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 ,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 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请回答 : (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 (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 (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 12.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 以智治国 „„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 —— 《老子》 材料二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 —— 《论语》 材料三 “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 —— 《墨子》 材料四 “ 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 „„ 二柄者, 刑德也。 何谓刑德。 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 —— 《韩非子》 请。岳麓版历史必修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word学案
相关推荐
军事战役名称 时间 影响 三皇会战 年 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 侵入西班牙 1807年 遭到 远征俄国 年 几乎全军覆没 莱比锡之战 1813年 损失惨重,四面楚 歌 滑铁卢战役 1815年 结果: ,统治结束 合作探究 3:阅读以下材料,你如何正确认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材料一: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 这些战争都是反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 ,都是革命的。 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
冤诏→幕府挑起战争→乌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幕府统治被推翻→明 治政府迁都东京→消灭残余势力 师:幕府统治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 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二、明治维新 (课件显示) 明治维新的时间、代表人 物和口号 (课件显示)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师:“富国强兵”就是要国家独立,“殖产兴业”就是要经济工业化,“文明开化”就是要文化、生活西方化。
了新法令一公布,就要坚决实行的态度,借立 木赏金以取信于民。 2.变法内容(板书) 在秦孝公支持下,从公元前 356年至前 350年,商鞅大规模地推行两次变法。 变法的内容,课本把它归纳成为三条。 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板书)图画《农民正在掘开田地上的纵横疆界》反映的是秦国的农民正在按照商鞅的法令掘开田地上的疆界。 过去田地上的疆界不作数了,商鞅废除了过去的土地制度。
㈢民族工业步履维艰: 1.民族工业处境: 2.原因: ①列强: ②请政府: 3.影响: 【重难点解析】 1.关于洋务派军用工业的性质: 洋务派的军用工业存在浓厚的封建性,同时开始具有一些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 其封建性表现是: ①这些企业实际控制在洋务派手中,其资金等由请政府决定; ②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给请政府提供新式装备,产品并不投入市场,不追求剩余价值;
组成方国联盟。 “服”的本意是指服事天子,内服、外服是指不同部族活动的区域。 这里的所谓内服,是指聚集 在国王周围的官吏;外服的指臣服于王朝的地方诸侯。 在某种程度上,“外服具有一定的地方行政区划的性质,与王朝直接控制的地区共同构成国家的地方政权,这种地方行政区划体制称为“服制”。 地方诸侯根据与王朝关系的远近,形成不太牢固的臣服和贡纳关系。 “外服”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不完全相同的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点。 分封制 郡县制 时代 前提 权力 与中央关系 共同点 【自学验收】 1. “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 必烈一定乾元 2.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 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 C.统一条件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