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版思品五下雪域高原2内容摘要:
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 (让学生明白,青藏高原气候恶劣,日温差较大以及藏族人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恶劣天气。 ) 师: 这位同学说得真好,现在让我们继续交流。 (二)藏族人民的饮食 学生根据自己做的课件介绍。 (学生在汇报时,板书:饮食) 生: 同学们一定都在电视上见过藏族人民吧,那么他们的主食是什么呢。 想不想见见他们食物的样子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青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等地海拔 4200— 4500 米的青藏高寒地区。 青稞是西藏四宝之首糌粑的主 要原料。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 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 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人茶水,添上炒面,用手搅拌。 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以进食了。 青稞酒传说 青稞酒是藏族人最喜欢的一种饮料,其原料多为青稞。 饮酒前,先斟一杯酒来敬神,即献新,或以右手无名指蘸酒弹三下敬天地和祖 宗, 饮酒时必唱敬酒歌以助酒兴。 但牧民的说法是:在从未斟满的酒杯中饮酒的人会有女儿,如果杯中的酒正好满至杯口,则意味这个人会有儿子。 酥油茶是将砖茶用水煮好,加入酥油(牦牛的黄油),放到一个细长的木桶中,用一 根搅棒用力搅打,使其成为乳浊液。 另一种方式是将酥油和茶放到一个皮袋中,扎紧袋口,用木棒用力敲打。 敬茶的传说:给某人敬茶时,如果杯子装不满茶,藏人普遍认为,从这个杯中饮茶人总爱在背后说敬茶人的坏话。 茶装得太满也有说法,斟茶人对敬茶人不满的表现。 同时,用破碎、缺裂的碗或茶杯敬人是不吉利的表现。 如果斟上的茶恰好满到杯口,则认为是个好预兆头,即这个人之间的友谊是真诚的。 (然后欣赏了一些藏族的食物图,有血肠等。 最后感悟出藏族人民的饮食丰富,很独特。 ) 补充有关风干肉的知识。 师 :出示课件并讲解: 藏族人民有食生肉的习惯,每年年底,当气温在零度以下时,藏民们将牛羊肉割成小条,挂在阴凉处,让其自然风干,到来年二、三月份便可食用。 若你到一些牧民或农区家中,你会看到挂到屋内或帐篷内的风干的牛羊肉。 师: 同学们,藏族人民吃的牛羊肉,喝的酥油茶都是些高热量的食物,这也与他们所处的高寒的环境有关。 由此可见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藏族人民独特的服饰和饮食文化。 (三)藏族人民的交通工具 牦牛: 学生根据自。山东人民版思品五下雪域高原2
相关推荐
2、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角速度之比是 2:15 B甲、乙的角速度之比是 10:3C甲、乙的周期之比是 2: 15 D甲、乙的周期之比是 10:34如图所示为牵引力 F 和车速倒数 的关系图象若一汽车质量为 2103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且行驶中阻力恒定,设其中最大车速为 30m/s,则()A汽车所受阻力为 4103车在车速为 15m/s 时,功率为
2、()A没有相对运动趋势 B沿切线方向C沿半径指向圆心 D沿半径背离圆心3理论研究表明第二宇宙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 倍火星探测器悬停在距火星表面高度为 h 处时关闭发动机,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 t 落到火星表面已知引力常量为 G,火星的半径为 R若不考虑火星自转的影响,要探测器脱离火星飞回地球,则探测器从火星表面的起飞速度至少为()A7. 9km/s Bs C D4如图
中的黄土高原 (结合学习过的内容 )学生交流自己对黄土高原的了解 , 板书课题。 设计此 环节 有利于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研究。 ( 二 ) 、认识黄土高原 师:请同学们 在地图上找到黄土高原并了解其范围 , 东南西北的界限。 请一位同学向大家介绍地图上的黄土高原。 展示课件: 黄土高原的图 片。 (放黄土高原视频 ) 生: 说说黄土高原的环境特征
头上顺光而视,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 面,恰似佛象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故得名“佛光”或“宝光”。 泰山佛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它的出现是有条件的。 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现在 68月中半晴半雾的天气,而且是太阳斜照之时。 投影有关景观图片。 认识泰山自然风景的美丽。 泰山景色壮丽无比,攀登泰山需要有坚强的毅力。 诵读杜 甫《望岳》
中国领土四极歌 东极:黑熊岛上乌苏镇,北极:黑龙江心主航道,西极:葱岭中峰号屋脊, 南极:南沙群岛沙排礁 学生根据地图和过去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下东北地区的位置和气候特点。 去过东北的同学给大家介绍自己眼中的东北。 或 者是通过电视电影的镜头来学习东北。 教师引导结论: “这里的气候特点是冬长夏短,南方已是繁花似锦的时候,这里依然是大雪漫天,人们还身着厚厚的冬衣。
响。 教 材 分 析 重点 1:感受“母亲河”的情怀,增进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2:运用专题研究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 难点 1:感受“母亲河”的情怀,增进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2:运用专题研究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 教具 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组织学生分小组对黄河进行专题研究。 教 学 过 程 师生活动预设 反思与调整 活动一:引出探究话题 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黄河雄壮磅礴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