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课件6内容摘要:
为 1∶2∶1 D.测交后代比为 1∶1 对位训练 B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5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栏目 步步高 37/94 3.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 由一对等位基因 (A和 a)控制的,用 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 南瓜杂交,子代 (F1)既有黄色果实 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 F1自交 产生的 F2表现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C. 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 5∶3 D. 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 aa 探寻方法规律 —— 分离定律题型及思路 考点 46 黄果:隐形性状白果:显性性状 Aa aa AA/Aa aa Aa aa aa Aa D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5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栏目 步步高 38/94 题型 1 基因型及表现型的相关推断 考点剖析 亲代基因 (表现 )型及比例 —— → 子代基因型 (表现型 )及比例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 (正推型 ) 正推法 亲本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AA AA AA 全为显性 AA Aa AA∶Aa = 1∶1 全为显性 AA 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aa =1∶2∶1 显性 ∶ 隐性= 3∶1 Aa aa Aa∶aa = 1∶1 显性 ∶ 隐性= 1∶1 aa aa aa 全为隐性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5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栏目 步步高 39/94 (逆推型 ) ⑴ 基因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 A_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一种 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⑵隐性纯合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 (aa),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 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进一步判断。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5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栏目 步步高 40/94 ⑶ 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判断 ①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 ∶ 隐= 3∶1→ 亲代一定是杂合子,即 Bb Bb→3B _ ∶ 1bb。 ②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 ∶ 隐= 1∶1→ 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 Bb bb→1Bb∶1bb。 ③若子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即 BB BB或 BB Bb或 BB bb。 ④若子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即 bb bb→bb。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5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栏目 步步高 41/94 子代显性:隐 亲代基因型 3: 1 Bb Bb 1:1 Bb bb 1:0 BB BB Bb bb 0:1 bb bb 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判断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5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栏目 步步高 42/94 ⑷ “ 四步曲”写基因型: 判断显隐性 ―→ 搭架子:显性大写在前,隐性小写在后,不能确定就空着 ―→ 看后代表现型:有无隐性性状 ―→ 填空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5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栏目 步步高 43/94 题型 2 分离定律的相关计算 1.分离比直接计算法 ⑴若双亲都是杂合子 (Bb),则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 ∶ 隐性= 3∶1 ,即 Bb Bb→3B _+ 1bb。 ⑵若双亲是测交类型,则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 ∶ 隐性= 1∶1 ,即 Bb bb→1Bb + 1bb。 ⑶若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则后代只表现显性性状,即 BB BB或 BB Bb或 BB bb。 ⑷若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则后代只表现隐性性状,即 bb bb→bb。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5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栏目 步步高 44/94 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⑴方法: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⑵实例:如白化病遗传,Aa Aa→1AA∶2Aa∶1aa ,父方产生 A、 a配子的概率各是 1/2,母方产生 A、 a配子的概率也各是 1/2,因此生一个白化病 (aa)孩子的概率为 1/2 1/2= 1/4。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5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栏目 步步高 45/94 3.杂合子 Aa连续自交,第 n代的比例分析 Fn 杂合 子 纯合 子 显性纯 合子 隐性纯 合子 显性性状 个体 隐性性状 个体 所占比例 1/2n 1-1/2n 1/2-1/2n+ 1 1/2-1/2n+ 1 1/2+ 1/2n+ 1 1/2- 1/2n+ 1 1/2(1- 1/2n)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5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栏目 步步高 46/94 根据上表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为: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5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栏目 步步高 47/94 4.亲代的基因型在未确定的情况下,如何求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概率 例如: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5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栏目 步步高 48/94 交,某代的纯合子所占比例达 95%以上,则该比例最早出现在 ( ) A.子 3代 B.子 4代 C.子 5代 D.子 6代 对位训练 C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5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栏目 步步高 49/94 4.下表是豌豆花色的遗传实验结果,根据哪些组合能判断出显性花色的类型。 ________。 提升分析推断能力 —— 显隐性的判断及纯合子、杂合子鉴定 典例引领 考点 47 一、显隐性判断 组合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一 紫花 白花 405 411 二 紫花 白花 807 0 三 紫花 紫花 1 240 413 组合二和组合三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5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栏目 步步高 50/94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考点剖析 (1)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不同性状亲代杂交 → 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 → 显性性状 ②相同性状亲本杂交 → 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 → 隐性性状 ⑵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 → 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3∶1→ 分离比为 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高茎 矮茎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5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栏目 步步高 51/94 考点剖析 (3)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 ①双亲正常 → 子代患病 → 隐性遗传病 ②双亲患病 → 子代正常 → 显性遗传病 ⑷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可用假设法 留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检测落实 第 15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栏目 步步高 52/94 4.一群自然放养的牛群,选择一头有角公牛与六头无角母牛杂交,后代出现三头有角三头无角牛,显隐性无法确定,请另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显隐性。 对位训练 答案 有角公牛与无角母牛杂交子代既有有角又有无角个体出现,可以确定显性性状的个体有杂合子;。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课件6
相关推荐
作果醋的原料是什么。 如果制作葡萄醋应先如何处理鲜葡萄。 制作葡萄醋的醋酸菌可以直接购买,或用选择培养基培养 与制作葡萄酒处理方法一致: 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 3)制作葡萄醋的醋酸菌主要来源于哪里。 醋酸菌主要来源于葡萄浆果和酿造设备 (2020北京理综)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
),可就是( 扳 )不动他。 小嘎子只好用脚腕子去( 钩 )胖墩儿的腿,结果自己却摔了个仰面朝天。 抓 动作 品 个性 合作探究话题: 我读出了 一个( )的( )。 学法 提示: 话题:我读出一个( )的( )。 :默读第 3自然段 (独学) :用 黑色笔 划出描写小嘎子的句子,用 红色笔圈出人物最关键 动作 描写,聊聊个性特点 —— 读出一个(
的价钱。 小明 3本 18元 小华 5本。 元 18247。 3=6(元) 6 5=30(元) 答:小华用去了 30元。 我校三年级有3个班,四年级有 2个班。 三年级每班 45人。 四年级每班 48人。 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下一步 每行 48人 2个班 四年级 每班 45人 3个班
叶和绿色子叶;羊的白毛和黑毛;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等。 相对性状七对相对性状 人工异花传粉(杂交实验) 结果 : (高茎 ) ,且分离比为 3:1。 P: 高 矮 │ ↓
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是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 为什么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 3∶ 1。 师生共同解决疑惑的问题,强化对概念的学习。 5分钟 结合图解阅读教科书,阐明孟德尔假说的内涵,概括孟德尔假说的要点。 (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 定的,遗传因子之间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 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
入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①只适用于 真核细胞 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不适用于 原核生物和细胞质 的遗传因子的遗传.②适用于 对等位基因控制 对相对性状的 对遗传因子传递规律,不适用于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传递规律。 (3)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①.在杂交育种中的指导作用a、选育具显性性状的种子:先选出具显性性状的生物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