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第4课时碳单质及其氧化物(解析版)内容摘要:

2、 熟石灰D. 聚乙烯塑料E. 钛合金F. 石墨G. 小苏打H. 一氧化碳(2)_可用于制铅笔芯。 (5)_可用于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3. 2015 常州 30(2)题 1 分(2)我国海滨沙资源还包括金刚石等,金刚石坚硬且不导电,石墨质软且能导电,两者性质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是:_。 4. 2014 苏州 31(3)题 2 分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炼铁高炉内焦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_。 命题点 2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2015 年 2 次,2014 年 1 次,2013 年 2 次)1. (2014 常州 6 题 2 分)下列气体无色无味的是()A. B. C. D. 2. 3、 (2014 南通 16 题 2 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说法均正确的是()A.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B. 金属铝不能与氧气反应,常用于制作炊具C. 碳酸钠能与酸反应,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3. 2015 盐城 16(4)题 1 分(4)一氧化碳,该物质能作燃料是利用其具有_性。 4. 2014 无锡 16(1)题 1 分(1)现有 H、C、N、O、K 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_。 5. 2014 南通 23(3)题 1 分(3)某燃煤电厂富氧燃烧技术原理如图所示:第 5 题图最新海量高 5、 分)如图所示:若关闭阀打开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阀打开阀,紫色小花不变红。 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浓 浓 液 饱和 液第 3 题图A. 只有 B. 只有 C. D. 4. 2015 徐州 24(4)题 1 分(4)若把收集满 两只试管分别倒插入盛有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里,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对比两只试管内液面高低的不同,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 第 4 题图 第 5 题图5. 2015 宿迁 13(3)题 1 分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3)要证明 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你认为用_(填“D”或“E”)装置,操作方法效果更好。 6. 2014 淮安 18(2)题 7、的物质是_;写出 C 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 8. (2014 苏州 34 题 7 分) 室温时,进行如下实验:在盛有 3 馏水的试管中滴入 5 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在盛有 3 盐酸的试管中滴入 5 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在盛有 3 馏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达到饱和,再滴入 5 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1)将实验所得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_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实验、 共有的现象是_ _,说明_。 (3)实验的作用是_。 (4)实验、 和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数相同的目的是_。 9. 2014 南通 24(2)题 6 分(2)探究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兴趣小组同学将 9、对“ 不助燃”,你有什么新的认识:_。 10. (2014 宿迁 14 题 6 分)化学课堂上要学习碱的化学性质,老师让两位同学和他共同做实验,要求两位同学分别向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吹气,如图、 所示,老师告诉同学们,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有可能与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第 10 题图同学们在吹气后观察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中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观察实验现象后老师问,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使用_,针对 中的情况师生共同开始探究之旅。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 A: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 B:两者 10、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中软塑料瓶变瘪, 中_。 (2)小亮认为小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 小光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明的实验不严谨,若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对比实验是_。 (3)小光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实验后的溶液少许,再向其中加入_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反思拓展】探究结束,老师说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 12、题第 1 空 1 分要实现“化学让生活更美好”,必须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生活。 试回答下列问题:物质 大气中的含量(体积百分比) 温室效应指数 104 3008 2100008 25000(1)上表中列出了五种气体的“ 温室效应指数”,指数越大,温室作用越强。 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引起温室效应的最主要的气体是_。 3. (2015 常州 29 题 6 分)地球上的碳库包括大气、土壤、植物和海洋等,碳库可分为产生 碳源以及清除 碳汇两种类型。 (1)碳主要以 形式贮存于大气中或以_( 填物质类型 )等无机化合物的形式贮存于岩石圈中。 (2)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 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_;从该角度看,森林属于_( 填“碳源”或“碳汇”)。 (3)海洋是重要的碳汇,但海水过量吸收 造成海洋酸化,使海水的 “变大”或“ 变小 ”),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4)研究表明,近 20%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