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第5课时二氧化碳的制取(解析版)内容摘要:
3、;A. 氧气的制取B. 二氧化碳的制取制取该气体的反应原理为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制取一瓶该气体,应选用的仪器有_(填字母代号);甲同学实验的主要步骤示意如下,请你帮他补充完整;组合装置检查气密性_收集气体;利用上述气体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其它气体,请写出其中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 2015 泰州 17(2)题 5 分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 (2)现提供下列装置:第 4 题图实验室制取 生和收集装置应选用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实验结束,从反应残留物中提取固体溶质时,按如下流程操作:上述流程中,操作的名称是_,操作的名称是_。 如选用另一发生装置制取某种气体,发生反 6、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江苏 20132015 年中考真题精选命题点1. (2) 1 分)先加大理石,后加稀盐酸(1 分) 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 分)【解析】(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因此需要选用盛放反应物的容器、支撑仪器和收集仪器等,因此可以是试管(B)、铁架台(G)、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E)和集气瓶(C)(或锥形瓶 (D)、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E) 和集气瓶(C);药品加入的先后顺序是先加大理石,后加稀盐酸;实验中要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的取用量,一般应取用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 12 . (1)试管(1 分)(2) 用 7、水润湿 (1 分)(3)2H 22 2(1 分)(4)将燃着的=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1 分)3. (1)烧杯(1 分) 酒精灯 (1 分) B(1 分) = 1 分) 分) 添加药品(或先加大理石后加稀盐酸)(1 分) 2 或 2= 2)(1 分)=解析】(1)仪器 D 是烧杯,F 是酒精灯; 根据给定的药品稀盐酸和大理石及仪器,确定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 2O,发生装置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需要的仪器有: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采用向上排空气法 9、置 D)。 反应后应先过滤除掉不溶性杂质,然后将过滤所得溶液进行蒸发结晶,得氯化钙固体。 装置 A 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导管口有棉花,所以是加热高锰酸钾法制氧气。 5. (4)C(1 分)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 分)c(1 分)= 2O(1 分)H) 2= H 2O(1 分)【解析】(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F 装置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除去 水蒸气,要先用碳酸氢钠溶液除氯化氢气体,后用浓硫酸除水蒸气,气体进入洗气瓶时要长管进、短管出;氯化氢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O;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为 a(2= H 2O。 6. (1) 2= 2O(2 分) (2)烧瓶(1 分)(3) 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1 分)(4)不能控制反应速率(1 分) (5) 85%(1 分)解:设第一次反应中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 = 2O(1 分)100 7305 g x (1 分)73100 g(1 分)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 分)g5。 【解析】(5)通过表格分析可知,5 g 的稀盐酸能反应掉 0.5 g 碳酸钙 ,所以原来的石灰石是 2 g,杂质是 0.3 g,所以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85%,第一次反应1.7 g2 .5 g,据此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第5课时二氧化碳的制取(解析版)
相关推荐
2、水的净化(2015 年 3 次,2014 年 5 次,2013 年 5 次)1. (2015 淮安 7 题 2 分)淮安是一座美丽的水城,水在人们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收集雨水用于城市绿化用水B. 加洗涤剂使油污溶解在水中C.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 可用沉降、过滤等方法初步净化天然水2. (2013 徐州 15 题 2 分)水是生命之源
2、 熟石灰D. 聚乙烯塑料E. 钛合金F. 石墨G. 小苏打H. 一氧化碳(2)_可用于制铅笔芯。 (5)_可用于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3. 2015 常州 30(2)题 1 分(2)我国海滨沙资源还包括金刚石等,金刚石坚硬且不导电,石墨质软且能导电,两者性质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是:_。 4. 2014 苏州 31(3)题 2 分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学情 ( 1)学生具备哪些本单元核心内容学习的基础。 ( 2)完成本单元学习,学生可能会有哪些学习困难。 是何原因形成的。 ( 3)学完本单元后,学生会有怎样的学习水平表现。 ( 1)是否明确本单元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从而提炼重点。 ( 2)是否预测学生学习中普遍遇到的最大困难,从而采用 有效 方 法加以突破。 ( 3)是否已明确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水平。 行为动词是否具体明确可测量。 (
题。 ( 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 宇宙之前是什么样子。 盘古创造宇宙之后又是什么样的。 ) 我们 先来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了解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 齐读第一自然段。 (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是混沌一片的。 ) 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 混沌 ” 景象。 ) 盘古在这混沌之中,一睡就是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醒了,他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呢。 盘古在这混沌之中
为参照物,则电梯是静止的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你能判断参照物。 “ 太阳东升西落 ” ,太阳的运动以 ______为参照物 “ 月亮穿过云层 ” ,月亮的运动以 _____为参照物 地球 云层 运动还是静止。 长江探险漂流队乘坐竹筏顺流而漂, 以江岸为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