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信用工具和外汇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一体 答案: D [例 2]支票和汇票的共同点在于( ) A、其使用都避免和减少了现金交易带来的麻烦 B、都能在市场上流通转让 C、都用于外埠结算 D、都是商品,和货币一样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答案: A [例 3]外汇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 ( ) A、是用于同城结算的支付手段 B、是用于外埠结算的支付手段 C、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D、是用于电子计算机系统完成的支付手段 答案: C [例 4]( 1999年广东, 30)在国际外汇市场, 1998年 7月份,美元兑换日元的汇率为 100美元= 14000日元,到了 1999年 1月,汇率是 100日元=。 这就是说 ( ) A、日元升值了 B、美元升值了 C、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下降了 D、美元对日元的汇率下降了 答案: A D ★ 课余作业 利用业余时间到银行调查了解信用卡的有关知识与使用情况 有条件的同学亲自办张借记卡、灵通卡,用借记卡和灵通卡消费,体验信用消费的优点。 ★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了信用卡、外汇和汇率的有关知识,知识点比较多,涉及面比较广。 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要把握住信用卡和外汇这两个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理解。 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 以展开。 教学中注意双向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切忌机械记忆。 必修 1 第一课《信用工具和外汇》教学设计 山东省沾化县第一中学 刘锋 ★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知道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 知道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理解各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围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汇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 ,增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 教学重点 信用工具 外汇 ★ 教学难点 外汇 汇率 ★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亲自办张借记卡、灵通卡,用借记卡和灵通卡消费,体验信用消费;课上采取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亲自办张借记卡、灵通卡,用借记卡和灵通卡消费,体验信用消费;课上采取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通过上节课学习,我 们理解了货币的本质,知道了货币的职能,并且知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代替了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给人们的商品交换带来了便利。 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出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