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两则教案[1]内容摘要: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 1949年 4月 20日夜起至 4月 22日 22 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 23日可全部渡完。 二、研读课文: 研讨: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 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教师点拨: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 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主体,三路三个层次,看三个层次的衔接,一气呵成。 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 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 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 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下一层。 可见,作者是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的,所以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 讨论: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准确,首先是用词准确。 例如,“冲破”与“突破”词义有所区别,“冲破敌阵”“突破安庆、芜湖线”“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都运用得准确。 又如,东面防线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词在程度上的差别,表达才算准确。 例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加上“较为”二字就十分准确。 而汤恩伯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加上一个“很”,可见他骄傲自负的心理。 必须明确交代的地方,一点也不含糊。 例如,“西起九江”后面还注明 语言的精练、铿锵,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能用单。1新闻两则教案[1]
相关推荐
成为缺点的,缺点也是可能转化成为优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学生总结 ] 我学到了什么。 [老师总结 ]太阳每天都要升起,开始崭新的一天。 同学们,明天的你又将是一个全新的你。 我由衷地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把握自我,用自己的双手去设计自我,超越自我,创造出一个崭新的自我 ! 有这样一句话,现与同学共勉
要求 4公顷相当于 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 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进一步引导:此前,曾有人提出“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 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 125%与刚才得到的 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 125%中去掉与单位 1 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提出要求
2、速升高C. 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而被装入干燥器中使用D. 浓硫酸腐蚀衣物和皮肤是物理变化4. 2015 盐城 16(5)题 1 分(5)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_剂。 5. 2014 南京 17(1)(2)题 5 分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1)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_。 (2)98%的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时,一定要将_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_的烧杯里
2、进任何一对表示相同物质的牌。 若甲出的牌为:“生石灰” 、 “乙有如下五张牌:“氢氧化钠” 、 “氢氧化钙” 、“火碱” 、 “ “H)2”,则乙有_种符合对出规则的出牌组合。 3.(2013 徐州 24 题 4 分)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第 3 题图(1)生石灰是常用的干燥剂,其主要成分属于_(填序号)。 酸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