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第17课时常见的盐化肥(解析版)内容摘要:
2、 D. 处物质属于碱3. (2014 苏州 27 题 2 分)下列有关纯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纯碱难溶于水B. 纯碱是碱而不是盐C. 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D. 纯碱中含有少量的小苏打可以用稀盐酸除去命题点 2盐的化学性质(2015 年 6 次,2014 年 3 次,2013 年 4 次)1. (2015 连云港 31 题 2 分)在含有大量 、H 、 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A. B. C. K D. 32. (2015 宿迁 10 题 2 分)向烧杯中逐滴加入 X 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 X 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 5、可能有氯化钠C. 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氯化钡、氢氧化钠、无水硫酸铜和碳酸钙D. 白色粉末中肯定有氢氧化钠和无水硫酸铜,且二者的质量比一定为 12第 5 题图5. 2014 淮安 18(3)(4)题 3 分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略)进行 液与 分液漏斗中部分 液注入烧瓶中。 (3)已知: 2O= 2= 2,则 X 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a 2。 (4)根据以上信息,请设计一种以 100 知浓度的 液和 . (2014 盐城 19 题 8 分)厨房中有一包无标识的白色粉末,经初步认定可能是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小明对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8、 _和玻璃棒。 (4)实验中准确称取三份牙膏样品,每份 4.0 g,进行三次测定,测得生成 g。 则样品中 5)若没有 A 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测得 “偏大” 、“偏小”或“不变”)。 命题点 3化肥(2015 年 4 次,2014 年 6 次,2013 年 4 次)1. (2015 淮安 8 题 2 分)“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下列物质可作为氮肥的是()A. B. 2 C. D. (2015 常州 3 题 2 分)钾肥可助庄稼抗倒伏,下列属于钾肥的是()A. B. 2 C. (D. 3. (2015 扬州 9 题 2 分)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 BK 2 CD(4. (2013 徐州 9、11 题 2 分)“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徐州”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B. 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 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D.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5.2014 盐城 17(3)题 3 分(3)化肥可提供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磷矿粉化学式为属于_(选填“氮” 、 “磷”或“钾”)肥,尿素化学式为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命题点 4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2015 年 2 次,2014 年 2 次,2013 年 1 次)1. (2014 淮安 17 题 6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第17课时常见的盐化肥(解析版)
相关推荐
2、进任何一对表示相同物质的牌。 若甲出的牌为:“生石灰” 、 “乙有如下五张牌:“氢氧化钠” 、 “氢氧化钙” 、“火碱” 、 “ “H)2”,则乙有_种符合对出规则的出牌组合。 3.(2013 徐州 24 题 4 分)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转化关系。 第 3 题图(1)生石灰是常用的干燥剂,其主要成分属于_(填序号)。 酸碱
3、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 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到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所示。 ,图 1) ,图 2),第 4 题图)由图 1、图 2 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_。 (2)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
5600 W, 电能表上标有 “ 220 V 10 ( 40) A”的字样。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 ( 1) 使用这台空调时 , 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 2) 从电能表使用的角度考虑 , 明明家的电路是否允许安装这样一台空调。 解 ( 1)空调接入家庭电路使用,电压为 220 V。 讨论 2: I1 = = ≈ A P1 U 103 W 220 V 6600 W P =P1+P2=1 000 W
4、学式为_。 若乙在常温下为气体,且可由甲与大理石反应得到,则乙的化学式为_。 丙能与中的丙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写出一个即可)。 写出中的乙和中的乙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江苏 20132015 年中考真题精选命题点1. D【解析】碳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 O 继续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 可一步实现;空气中加热生成 稀 可一步实现;应生成 可一步实现; 应可生成 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