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第34课时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解析版)内容摘要:

2、)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操作A 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B 鉴别氮气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 测某溶液的酸碱度 滴入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滤、蒸发3. (2014 连云港 33 题 2 分)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银粉 用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B 鉴别纯羊毛织品和涤纶织品 取样灼烧后闻气味C 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纯净水中D 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集气瓶是否集满 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4. (2015 南通 19 题 2 分)通过下列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4、分别是_、_。 (4)装置 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装置 D 的作用是_。 (5)该装置的明显不足之处是_。 江苏 20132015 年中考真题精选(答案)命题点1. C【解析】A 能 加热蒸馏使水蒸气冷凝,可制取蒸馏水B 能 羊毛面料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C 不能浓硫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氨气、水蒸气都被吸收D 能 碳元素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 C【解析】指示剂只能用于测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出酸碱度,酚酞只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故选 C。 3. A【解析】银不与盐酸反应,所以加入盐酸不能除去银,反而将铁反应掉,A 错误;羊毛与合成 5、纤维可以用燃烧法区分,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B 正确;红墨水滴入水中,使整杯水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 正确;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可以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集满,D 正确。 4. B【解析】A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B 盐酸与 2O 与 O 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C 酚酞在酸性、中性环境中均不变色D 白磷、红磷距酒精灯外焰的位置不同,则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不相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5. (1)酒精灯 (1 分)3(1 分)(2)O(1 分)(3)二= = = = = 氧化硫(1 分)二氧化碳(1 分)(4) O 2(1 分)= = = = = 验证二氧化硫已经被除尽(1 分)(5)没有尾气处理装置(1 分)【解析】(1)由图可知该仪器为:酒精灯,草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相对分子质量可知固体为碳酸钙,气体为一氧化碳。 (3)能使 现象和验证所用物质可知两种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的类别可知,生成物为:氧化镁、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O 2;为了排除对二氧化碳验证的影响,要先除尽二= = = = = 氧化硫。 (5)最后应该有一个处理尾气中一氧化碳的装置,防止污染空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