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题型三探究性实验类型三 实验中意外现象的探究(解析版)内容摘要:

2、中氮气(N 2)和氧气(O 2)的体积比约为_,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_。 2. (2015 崇左)小明学习了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但他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淡黄色固体生成。 【查阅资料】小明查阅有关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物质 g( H)2 色 淡黄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白色以上你认为不必查阅物质颜色的物质是_,理由是_。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明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_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他的方案可能是_ 4、室温下稳定,70 80 时可脱水分解生成 . 铜酸钠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讨论】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 H)2发生了分解。 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是_。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少许 H)2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H) 2可在足量 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 H)2粉末(其他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 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序号实验方法与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将少许 H)2粉末加到 5 馏水中,充分振荡_ 猜想一错误 _ _ 猜想二正确【结论与反思】(1)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H) 2在 液中溶解生成 H)4, 8、瓶中,如果生成物是淡黄色的物质,则猜想成立。 【反思与评价】由实验可知,镁也能在氮气中燃烧,因此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3. = H)2猜想与讨论】H) 2分解产生黑色的 现象中亮蓝色溶液不符【实验探究】H) 2粉末不溶解将少许 H)2粉末加到 5 和 液中,充分振荡蓝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亮蓝色【结论与反思】(1)H)22= H)4(2)H) 2在常温下稳定,70 80 时可脱水分解生成黑色氧化铜,而实验中蓝色沉淀很快变黑,说明反应放热【解析】硫酸铜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H)2【猜想与讨论】结合题中信息,现象中出现亮蓝色溶液 9、,而 H)2分解产生黑色氧化铜和水,现象矛盾。 【实验探究】结合题中信息,证明猜想一中少许 H)2溶于水错误,实验没有明显现象,而证明猜想二正确,结合实验,应将少许 H)2粉末加到 5 和 液中,充分振荡,蓝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亮蓝色即可。 【结论与反思】由题意 H)2在 液中溶解生成 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2= H)4。 (2)要证明放热现象。 结合题中关于温度的信息和现象,氢氧化铜在常温下稳定,70 80 时可脱水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而实验中蓝色沉淀很快变黑,说明反应放热。 4. (1)2O 2= 2O(2)不成立(3)与 度有关,浓度过高会使酚酞褪色(4)向 3 支试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