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6中考化学复习讲练 题型一坐标曲线题(解析版)内容摘要:

3、 Y 轴表示的含义A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的质量B t 的水 硝酸钾 t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C 氯化银 稀硝酸 氯化银的质量D 饱和石灰水 生石灰 溶液的质量4. (2015 兰州改编)下列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第 4 题图A. 图 1 表示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B. 图 1 表示一定压强下,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C. 图 2 表示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D. 图 2 表示一定温度下,向水中加入硝酸钾第 5 题图5. (2015 泰安)向一定质量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实验测得反应中产生气体的速度( 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请根据 t1t 2 时间段反应速率变化,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受_等因素影响。 研究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过程中的相关变化。 (1)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铁勺”变“铜勺”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在一定量的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图描述相关变化曲线,一定不正确的是_。 三、计算题13. (2015 桂林)菱铁矿( 主要成分是 炼铁的原料。 现取 20.0 g 菱铁矿,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测得固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H 2= O 2H 2O菱铁矿中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难溶 10、析】 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O 2,根据化= = = = =学方程式可以看出 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变化,C 错误;由于氯酸钾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才开始发生反应,产生 完全反应时, 中的氧全部转化为 2 的质量达到最大值,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逐渐减小直至反应停止 ,反应结束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只是 氧元素的质量,A 正确、B 错误;由于反应前后钾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但固体总质量减小,所以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从反应开始到结束一直增大,反应结束后达到最大值,D 错误。 方法指导:如何解答坐标曲线类试题。 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做到“五看” ,一看坐标(横、纵坐标的含义) 、二看 12、;由图像可知,开始时大于 7 逐渐的减小到 7 然后小于 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地加入酸性溶液,使 小,最后溶液显酸性,说明是把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C 错误;由 a 点到 b 点的 变化是从大于 7 逐渐的减小到等于 7,可以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D 正确。 3. D 【解析】A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B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时,溶解度不变C 氯化银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因此加入稀硝酸的过程中,氯化银质量不变D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由于饱和石灰水中的溶剂减少,导致一部分氢氧化钙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