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6.2 物质的溶解性导学案(新版)仁爱版内容摘要:
2、:(1)、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2)、温度的高低。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提出问题】:什么是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学生自学】:第一段【师生小结】:1、概念: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连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连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提出问题】:1、为何在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要强调“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 2、怎样判断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二者之间如何转化。 【学生实验】:“探究活动”【师生点评】: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课外练习】: 1、 4、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1)、内部因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2)、外部因素:温度4、在室温(20)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S)S10g 1gS10g 1g S溶 可溶 微溶 难溶(不溶)5、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10S= 溶 剂 )( 溶 质 )m( S= ( 饱 液 )溶 质m)( 【随堂练习】:“联系实际”【练习】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现将 50g 的氯化钠全部溶于水,至少需要多少克的水。 2、已知在 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40g,现有 45g 的水,问需加入多少克的硝酸钾恰好达到饱和。 3、在 40时 80g 的氯化钾溶于 200g 的水中恰好达到饱和, 6、性的关系。 4、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 【学习新知】四、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来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呢。 【自主学习】:【师生点评】:1、列表法; 2、溶解度曲线。 五、溶解度曲线。 【提出问题】:什么是溶解度曲线。 有何意义。 【自主学习】:生小结】:1、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的曲线。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质,溶液是饱和溶液。 (2)、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3)、两条曲线相交,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1)、大多数固 8、用 的方法。 3、右图A、B、图回答:(1),A、B、 ;(2)将 的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无溶质析出的是 ;(3)当采用 的方法;(4)若将 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 ,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板书设计】单元2 物质的溶解性第 3 课时五、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的曲线。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1)、大多数固体物 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 如硝酸铵、硝酸钾等。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变化不大。 如 12、质溶解度的因素: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压强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三、物质溶解性的改变。 【创设情境】:在洗碗时,如果直接用清水洗碗,碗上的 油洗不干净,怎么才洗干净呢。 (停顿:学生做不同答案)同学们说的对,用洗洁精水可以把沾有油的碗洗干净。 为什么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的情况不同呢。 【学生自学、讨论】:162【师生点评】:1、通过改变溶液温度的方法改变物质的溶解度。 2、利用非 水溶剂的方法来改变物质的溶解度。 四、乳化剂。 【学生自学】:1、概念:能促使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乳化剂。 2、乳化剂所起的作用较乳化作用。 3、乳化和溶解的区别。 乳化:乳化是使油珠分散成小液滴,以形成稳定 13、的乳浊液,是物理变化的过程,并非形成溶液。 溶解: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混合物的过程,形成的是溶液。 【尝试练习】1、对比:植物油分别在水中与汽油中的不同。 2、举例说明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3、汽油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这是由于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用加了洗涤剂的水也能洗去油污,是由于洗涤剂能乳化油污,形成乳浊液,两者去污的原理 不同(填“相同”或“不同” )考 点 : 溶 解 现 象 与 溶 解 原 理 ; 悬 浊 液 、 乳 浊 液 的 概 念 及 其 与 溶 液 的 区 别 ; 乳 化现 象 与 乳 化 作 用 专 题 : 生 产 、 生 活 、 环 保 类 简 答 题 分 析 : 利 用 相 似 相 溶 原 理 可 知 , 有 机 物 能 溶 解 在 有 机 物 中 ; 洗 涤 剂 去 污 是 乳 化 作 用的 结 果 等 知 识 解 决 解 答 : 解 : 汽 油 不 能 溶 于 水 , 但 能 溶 于 有 机 溶 剂 中 , 洗 涤 剂 不 能 使 油 污 溶 解 但 能 起到 乳 化 作 用 从 而 去 污 , 两 者 的 去 污 原 理 不 同 故 答 案 为 : 溶 解 ; 溶 液 ; 乳 化 ; 乳 浊 液 ; 不 同【板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 6.2 物质的溶解性导学案(新版)仁爱版
相关推荐
2、应条件对化学反应 的速率是否有影响。 【演示实验】:探究活动【学生小结】:2 “分析结论表 ”(1) 、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如二氧化锰、硫酸铜等)(2)、特点:、催化剂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或减慢别的物质反应的速率。 【学生自学】:拓宽视野催化 剂的应用三、反应条件与化学变化。
孝文帝 ,在迁都后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呢。 穿汉服 (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 说汉语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 禁用鲜卑语。 改汉姓 (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 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 通汉婚 (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 用汉制 ( 采用汉族的官制 、 律令。 ) 学汉礼 (学习汉族礼法 , 尊崇孔子 , 以孝治国 , 提倡养老 ,
His father always _____ _____ _____ up before five o’clock.(让他起床 ) 让 (使 )某人做某事( make后跟不带 to的不定式) 自主探究 more talented 做与我一样 的事情 与 … 一样 … 擅长 … do well in Is good at good at playing 关心,在意 喜欢,照顾 使我笑 让
圆外 d> r ; 点 P 在圆上 d=r ; 点 P 在圆内 d< r . 2.探究新知 我们知道,已知圆心和半径,可以作一个圆 . 经过几个已知点,可以作一个圆呢。 2.探究新知 圆经过已知点 A. 2.探究新知 A 圆经过已知点 A、 B. 2.探究新知 A B 已知点 A、 B、 C 已知三点共线 已知三点不共线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2.探究新知 ① 连接 AB
Where’s the…? It’s on/ in/ under …. Where are the baseballs? They’re on the chair. The books are on the table. Where are the books? Where ___ the schoolbags? _______ on the ________. are They’re
2、物的知识,内容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法、用途和鉴别等方面。 从学习研究物质的角度看,本章具有典型性;从本章在全书中的地位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主要讲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并以木炭为例简介了无定形碳。 通过对碳单质的学习,掌握固态非金属单质所特有的一些物理性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这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