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4.2 碳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新版)仁爱版内容摘要:

2、物的知识,内容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法、用途和鉴别等方面。 从学习研究物质的角度看,本章具有典型性;从本章在全书中的地位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主要讲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并以木炭为例简介了无定形碳。 通过对碳单质的学习,掌握固态非金属单质所特有的一些物理性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这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基础。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氧气和氢气两种气态非金属单质,从这单元开始学习碳及其化合物。 首先学习碳的几种单质。 一、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足球烯( C 60)和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二、金刚石和石墨。 【教师 3、活动】:(1)演示玻璃刀裁玻璃。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 92列表法引导学生总结出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第 92列表法总结出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学生用手摸铅笔芯粉末。 (3)石墨导电的实验。 【目的意图】: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和自己动手实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掌握金刚石和石墨特有的一些物理性质。 墨色、态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的固体 深灰色有金属而不透明的鳞片固体硬度 最硬 最软的矿物之一有滑腻感熔点 很高 很高导电性 无 良好传热性 很差 良好用途 装饰品钻探机钻头刻刀 铅笔芯电极高温润滑剂【教师提问】:金刚石、石墨都是 5、抗辐射,耐高温,抗化学腐蚀。 【自 学】:“拓宽视野”四、无定形碳【讲 解】: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也是碳的单质,它们通常称为无定形碳。 下面我们主要以活性炭为例,学习它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学生活动】:探究活动 4。 【提 问】:在实验中分别观察到什么现象。 红色的颜料到什么地方去了。 活性炭为什么具有吸附能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常见的木炭的结构特点方面进行思考,并解释活性木炭具有吸附能力的原因。 )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 (2)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由于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使它的表面积较大)。 【教师活动】:展示简易净水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目的意图】: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动手实验的能 6、力。 【交流讨论】:说一说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的用途。 2. 活性炭、焦炭、炭黑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知识扩展】碳和炭的区别:碳:是指碳元素,只用作化学用语,在表示元素和含碳的化合物时使用。 炭:是指具体的物质。 如:炭黑、木炭、活性炭等,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板书设计】第 1课时 碳的几种单质一、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足球烯( C 60)和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二、金刚石和石墨。 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碳原子排列不同。 3、一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单质三、足球烯( C 60 )四、)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 (2)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由于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使它的表面积较 8、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明确目标】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强。 墨、无定形碳有着相 同的化学性质。 整体感知】本节课主要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是对以前学过的化学用语的运用和巩固。 通过第一、二节对碳的学习,使对碳这种固态非金属单质所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是学好本章的基础。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墨有哪些物理性质。 为什么它们都由碳元素组成却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导入】: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碳的几种单质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是由于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但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下面我们学习碳的化学性质。 温下活泼【学生活动】:5页第 1、2 段。 讲 解】:随着沮度的升高,碳 9、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下,它能和许多物质起反应。 燃性)【复习提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学生活动】:练习写出碳充分燃烧的化学表达式。 【讲 解】:在氧气或在空气中,当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不充足,则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以燃煤的火炉为例加以说明,并指出这两个 反应中有放热现象。 C + 充分燃烧)C + 不充分燃烧)原性)【演示实验】: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试管里的粉末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实验,讨论井回答问题。 练习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实验 11、化碳要吸收热量。 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小 结】:煤炉各层燃烧反应的表达式:(略)小结:碳和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碳(C) 氢气(H 2)常温下 化学性质稳定 化学性质稳定可燃性 C + 2C + 2 H 2 + 2 2 C + 2 H 2O【板书设计】第 2课时 燃性)C + 充分燃烧)C + 不充分燃烧)原性)化学方程式:C + 2 2 (氧化还原反应)【小 结】:煤炉各层燃烧反应的表达式:(略)小结:碳和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碳(C) 氢气(H 2)常温下 化学性质稳定 化学性质稳定可燃性 C + 2C + 2 H 2 + 2 2 C + 2 H 2O【练习】复习本节课的内容、预习二 13、实 验 , 你 看 到 什 么 现 象 , 有 何 结 论。 【 自 学 、 讨 论 】 : 第 3 段【 师 生 点 评 】 :常 温 常 压 下 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 比空气大,能溶于水,2 0 时 每 1 体 积 水可 溶 1 体 积 二 氧 化 碳。 液 体 二 氧 化 碳 在 加 压 冷 却 时 可 凝 成 固 体 二 氧 化 碳 , 俗 称 干 冰 , 干 冰 升 华 吸 收热 量 , 作 低 温 致 冷 剂。 注意:“干冰”是指固体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物理性质比较:二氧化碳 氧气色、味、态 无色、无味的气体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 比空气大 比空气略大溶解性 能溶于水 不 14、易溶于水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观 察 思 考 】 : 演 示 实 验 2【提出问题】:为什么下层的蜡烛先熄灭。 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生小结】:1、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观 察 思 考 】 : 演 示 实 验 3、 4【提出问题】:紫色的石蕊试液为什么变红。 加热红色石蕊试液右边紫色,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判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这句话是否正确。 【师生小结】: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 H。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