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制度专题讲座教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基本年薪: 年核,上年效益无增长的不核增; 绩效年薪: 延付,当年企业职 工工资不增长的不增长; 退休或调离企业,不得继续在原企业领取薪酬; 离开原岗位但工资关系未转移,不得领取绩效年薪; 不得多渠道、多头取薪。 14 企业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 财政部 财企 [2020]383号 (一 )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归属企业的成果: 本职工作;企业交付任务;主要利用企业资源;离职后 1年或约定期限内与本职工作或分配任务有关的。 (二 ) 激励形式: 技术入股;股份出售;奖励股权;技术奖励或分成。 (三 )激励幅度: 股权奖励和出售之和,不超过近 3年税后利润形成的净资产增值 35%。 技术分成 30%以内。 (四 )国有企业:股权激励 近 3年净资产增值 30%以上,没有未弥补亏损;技术分成同时不得超过当年可供分配利润 30%;履行报批手续。 15 企业有关社会保险财务制度 法律、政策规定的社会保险: 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女工生育保险:劳动保险费,列成本(费用); 基本医疗保险:福利费结余,成本;未统筹,列福利费。 职工购买的商业保险:性质上属于个人投资行为,企业不得承担。 16 企业补充养老和补充医疗保险 (一) 国发 [1998]44号 ,国发 [2000]42号 ,财企[2020]61号 ,财企 [2020]34号 补充保险对社会统筹的补充,对统筹外费用的替代 形式: 年金,团体养老险 工资总额 4%以内,可从成本费用中列支 完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 解决“中人”问题;控制差距;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 17 企业补充养老和补充医疗保险 (二) 补充医疗保险形式 :行业或企业内统筹、参加医疗互助、团体医疗险 补充医疗保险资金 不得量化给个人或挪作他用 工资总额 4%以内,可从成本费用中列支 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思路:考虑 职业病危害严重等特定行业的企业职工医疗需求 18 企业职工福利费 (一) 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 ([2020]242号 ) 职工福利费:工资的辅助形式,财务改革 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外地就医、直系亲属医疗、疗养、食堂经费。企业财务制度专题讲座教程(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物品堆积过高 物品没有定位 物品包装破损 无用物品未处理 中管网制造业频道 主讲:何学蓉 安全管理方面的的问题 不良现象 危害 安全隐患多 灭火装置配置不合理 通道不畅 消防设备维护不好 应急措施不明确 有不安全设备 有不安全作业 中管网制造业频道 主讲:何学蓉 员工精神面貌方面的问题 不良现象 危害 员工无精打采 员工穿戴不整齐 员工抱怨多 现场员工无所事事 员工之间没有问候 员工不按标准作业
遇的暂行规定 ” 中第四条的规定。 假期内,本人的计时标准工资照发。 探亲往返所需车船费,由职工自理。 军官一方因工作需要当年不能利用年休假假期到工人、职员一方所在地团聚时,职工一方可以按照国务院的规定享受探亲假和报销车船费的待遇。 在同一年内,如果职工一方已经享受探亲假待遇,而军官一方又利用年休假假期进行探亲时,职工一方原领的车船费,原则上应该退回。 ( 4)职工在开除留用
组的访谈长度比较表优秀组 普通组 T 值 df P 值比较项目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长度 ( 字数 ) 15510 13219 .685 18 .502时间 .636 18 .533 24 研究结果 胜任特征发生频次、平均分数、最高分数与访谈长度 (字数 10000 )的关系表长度与频次 长度与平均分数 长度与最高分数成就欲 .703 ** .203 .472关注质量与秩序 .603 *
毕业论文致谢(全集) 1本科生毕业论文致谢 全集致 谢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写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 如今,伴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还有一点成就感。 那种感觉就宛如在一场盛大的颁奖晚会上,我在晚会现场看着其他人一个接着一个上台领奖,自己却始终未能被念到名字,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后
五幕历史剧 《 中国孤儿 》 中国人职业底线的失落 • 日本人继承汉唐文化的同时,发扬了儒家文化的职业道德;其中的武士道当然要批判,但敬业、负责、面对责任的精神,在外受伤后面舔干血迹才回家的自尊,还是有道理的 • 汉唐的将军,日本的武士,都盛行以自杀来应对无法履职 • 宋皇室自私,明朝知识分子理想破灭、走向颓废,以及一系列变故,传统职业道德在中国本土丧失 职业底线的经济学原理 • 西方经济学
体一些,存在着现实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异。 1. 问题的识别是主观的。 2. 在某些事情被认为是问题前,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差异 ,他们不得不承受采取行动的 压力 ,同时,他们必须有采取行动的 资源。 3. 差异、压力、资源 是采取行动的三大因素。 例:买新车的决策 假设一家化工厂中属于公司的轿车的发动机炸裂了。 为了简化问题,假设修车不经济,并且公司总部要求工厂买新车而不是租车。 现实与期望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