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学与问内容摘要:
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 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 《 大林寺桃花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 ”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 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巩固练习 • 知识就是指有( 学问 ),知识是学。23学与问
相关推荐
2、桑。 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儒风雅韵,美不胜收。 (徜徉徘徊) 于微州,如痴如醉,真想在这片书香氤氲之地诗意栖居。 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静谧 莘(学子 B隽( 搏古通今C璀( 人世沧桑 D氤氲 曲(径通幽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庄严 幽远 徘徊 B庄严 悠远 徜徉C庄重 幽远 徜徉 D庄重 悠远 徘徊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
3、 15. s s . 780 B. 780 C. 780听短文选择答案:你将听到一段短文,然后你将看到 5个问题。 请根据听到的短文内容选择能回答所提问题的最佳答案。 听完短文之后你有 1分钟的答题时间。 听两遍。 共 5小题,计5分。 ( ) 16. OT in s . A B. A C. A ) 17. re s . B. On C. On ( ) 18. s 球)? A. B. C.
课文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自愿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最本篇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各小组将问题汇总。 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着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在这句话中,“完全、彻底”两词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怎样理解。 司马迁是谁。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2、个消息不是真的。 因此必须大力扭转盲目攀比和拥堵“热门”的倾向,只要毕业生能从实际出发,就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 填入下面语段中空白处,与上下文衔接很好的一项是弯弯的森林小道上,守林人停下来,把我领到一棵参天的古树边,用深沉的眼光在告诉我什么,于是,我抬起头。 我突然惊讶地发现原来这是一棵刚刚遭到雷火劈伤的古树,。 那些冷冷的光秃秃的枝丫伸向天空,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顶被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