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周志(真的很不错哦!)内容摘要:

毕业论文周志(真的很不错哦!) 毕业论文周志(真的很不错哦。 )知意献上第一周 12 月 2 日至 12 月 5 日 确定论文方向。 学校给日院的毕业生提供了四个论文方向,分别是语言,文化,文学,经济。 我的专业是高级翻译,由于平时对日本文化比较感兴趣,而文化方面的材料也比较好找,容易入题上手。 学校文化方向的指导老师也很有实力,在他们的指导下相信自己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因此我选了文化方向。 选定指导老师。 确定方向后,最关键的是选定指导老师。 文化方向的论文指导老师有很多位,其中一位曾经教过我读解课,他就是某某老师。 我对某某老师的教学风格也十分认同和欣赏,所以决定选某某老师作为我的论文指导教师,并开始了自己在日本文化领域的研究与学习。 第二周 12 月 8 日至 12 月 12 日 查找相关资料,选定题目。 选定指导老师后,接下来就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选定题目。 文化是一个很大的方向,能入题的东西有很多。 某某老师建议我:可以考虑从一个剖面来深入研究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这个题目虽然也比较大,但是如果从某一方面入手来进行阐述的话,应该能有很好的发挥。 于是,我去图书馆借阅了有关日本对外来文化吸收的书籍,另外还在互联网上查找了相关的资料。 经过某某老师的认真筛选,仔细对比,最终,我们决定以饮食文化为中心,来研究近代日本对西方文化的吸收这一主题。 第三周 12 月 15 日至 12 月 19 日拟定提纲。 在大题目确定后,我结合手上的书籍和网络资料,初步拟定了论文的写作大纲。 首先从近代日本的文明开化,促使肉类饮食的兴起切入主题。 通过介绍西式料理在近代日本的发展史及其影响,展开针对日式料理同西式料理的融合与吸收的全过程的论述。 再分析西式料理的和风化及其在日本饮食文化史上的转变及其原因,以探究近代日本是如何很好地融合与吸收西方文化。 最后,以西式料理为中心,纵观日本饮食文化的现状及其未来,并总结近代日本对西方文化的吸收这一主题。 论文前期准备工作结束,并上交选题审批表,等待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第四周 12 月 22 日至 12 月 26 日等待论文选题的审查,是件很痛苦的事。 因为我听说,上届有的学生因为选题审查没通过,而不能按时完成毕业论文的事件。 所以,在这周等待的时间里,我一方面保持同某某老师的紧密联系,了解自己论文选题的审查进度如何,另一方面,去图书馆收集更多的论文相关资料,着手准备另一篇论文题目,以备不时之需。 这叫“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在图书馆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同年级的学生,大家也在一起讨论了各自论文的选题情况和感受。 虽然我们没有经验,我们的学识还不够渊博,但我们的学习风貌都是不错的,大家也都很有自信能通过论文选题的审查。 总之再接再厉吧。 第五周 12 月 29 日至 1 月 2 日敲定封皮和论文概要。 得知选题通过之后,我并开始着手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首先,学校对论文的封皮以及格式有严格的规定。 所以在某某老师的指导下,我小心翼翼地去做论文封皮。 包括字号、字体、空格以及数字等,一点都不能含糊。 因为论文封皮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论文答辩老师对你论文的第一印象。 接下来是概要。 概要是整个论文的一个介绍和缩影。 它主要介绍论文写作的背景,目的,以及得出什么结论,有何意义。 可以说,就算不看整个论文,只看概要就能知道论文的全部内容,可谓管中窥豹。 很快我便在某某老师的指点下,将论文概要进行丰富、提炼与升华。 第六周: 1 月 5 日至 1 月 9 日 这一周,在某某老师的帮助下,结合先前的论文提纲,自己的论文概要已基本成形。 这让我看到了能够完成整个论文的曙光。 于是开始再接再厉,选取论文的关键词。 经过同某某老师的再三修改,我们定了以下的关键词:西方文化的吸收、近代日本、饮食文化、西洋料理。 确实,这些关键词既很好地把握了整个论文的全局,也将论文概要得到很好的体现与突出。 这对刚刚起步的我来说,是种极大的鼓舞。 之后,就着手准备撰写论文的绪论。 绪论就是提出论文观点,对本论内容加以简要介绍,把中心论点准确地概括出来。 绪论要求写得精炼、明确,字数不宜过多。 这都是某某老师教导我的心得。 撰写绪论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七周 1 月 12 日至 1 月 16 日 撰写论文的前半部分。 万事开头难。 的确,论文如何开头对于我们没有写过论文的准毕业生来说非常困难。 首先,各种资料里介绍近代日本对西方文化吸收的内容不是很丰富。 而开头我打算把近代日本的文明开化,促使肉类饮食的兴起作为引子来引出全文。 我只能靠上课积累的知识,并通过网络上的资料,再加上某某老师的帮助,顺利的完成了论文开头部分。 这一周非常忙,因为还得准备期末考试,所以为论文伤透了脑筋。 不过还好,有某某老师的指导,论文的撰写工作真的是变成了轻松而又愉快的事情。 真得好好感谢某某老师啊。 第八周1 月 19 日至 1 月 23 日 接着是研究日式料理同西式料理的融合与吸收的全过程。 这方面在我借阅的书籍里有,但是不是很系统。 所以我从不同的书籍里寻找内容上的逻辑联系,使得这部分内容之间紧凑连贯。 我还联系学过的知识再加上课外知识归纳出了近代日本饮食的特点。 因些这部分以外国人开设宾馆为引子,介绍西式料理在近代日本的发展史及其影响,并比较分析牛肉锅店铺与西餐厅在日本的发展程度。 我还就西式料理的日本人厨师能够辈出的原因进行分析,以阐述近代日本吸收西方文化的特点。 这样论文的前半部分可以告一段落了。 因为已经进入寒假,所以不能像在学校那样可以方便地联系老师。 不过还好有网络,使得我能同某某老师保持联系,而老师在假期中也是孜孜不倦地指导我,深表感激。 第九周2 月 2 日至 2 月 6 日 撰写论文的后半部分。 虽然春节期间没有撰写论文,但还是抽空阅读了论文相关的资料。 这段时间里,对自己论文的大体方向,以及整体风格有了大致的了解。 因此综合现有资料,后半部分论文中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自己发挥的一些东西。 我又通过电子邮件,将接下来的第四章发给某某老师。 不久,得到了老师的回复。 某某老师说,在第四章,应着重讲解西式料理的融合与发展的全过程,以概括说明西式料理的和风化。 所以这一周一直围绕着第四章进行修改。 第十周2 月 9 日至 2 月 13 日 进入论文的最后收尾阶段。 我打算以西式料理为中心,纵观日本饮食文化的现状及其未来,最后总结近代日本对西方文化的吸收这一主题。 当然,根据总结的这些,再联系日本文化的特点,得出值得我们中国借鉴的东西及意义。 在同某某老师的联系中,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这一部分也成为我论文的点睛之笔。 这一周基本上看到了成形的论文,心里很有成就感。 当然,这里面也包含了我跟某某老师的心血与结晶。 第 11 周 2 月 16 日至 2 月 20 日 本周是将论文前后部分相衔接的阶段。 为使论文结构更严谨,论点更充实,我认真地对论文进行了细节上的删改,也参考了很多关于日本饮食文化书籍和网络资料。 其中遇到了不少难题,比如:生僻的词汇、论文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短语、辩证性的逻辑观点等等。 但是得益于在网络上与某某老师的密切交流,论文的修改工作还是进行得非常顺利。 通过本周,我也学习到了很多撰写论文的技巧。 自己在论文资料的分析、提炼能力上有了显著提高。 应该说,从某某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觉得选某某老师作为自己的论文导师是件明智之举。 第 12 周 2 月 23 日至 2 月 27 日 论文润色、整理阶段。 假期的最后一周,发现时间过得很快。 下周开学就要交初稿了,我有点着急。 但还是不紧不慢地对论文全局进行润色、整改。 学校给每名学生发了论文格式的文件,我便一行一行地去复制格式,力求达到学校给的标准。 这周还联系了同学,看看大家论文的进展情况。 原来有的同学才刚刚开始写,这对自己目前的状态还是增添了点信心。 下周开学要以好的状态去面对一切,我是这么决定的。 第 13 周 3 月 2 日至 3 月 6 日 提交初稿。 3 月 4 日是学校要求递交初稿的截止日期。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一篇比较完整的论文终于得以完成了。 现在就要交给指导老师进行第一次审查,心里难免有些紧张。 不过还好,某某老师说整体不错,等学校的通知就可以了。 于是我开始了初稿审查的等待期。 由于某某老师让我交的是电子版,这样不但省下了打印的费用,而且也节约了不少时间与精力。 与别的论文老师比起来,对某某老师的这一做法肃然起敬,也在心里暗自佩服某某老师的指导风格了。 第 14 周 3 月 9 日至 3 月 13 日 周三收到了某某老师的电子邮件,得知了自己论文一审的结果:内容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格式上还有些跟要求不符。 某某老师就论文做出了以下的审批:目录左边的页码应对齐,左边的页码也应对齐;参考文献的格式部分未按学校要求来做;论文中出现的数字应是半角等等。 某某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有些是我粗心造成的,有些是自己不知道,就没有意识到。 所以这一周我主要按照某某老师的整改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并重新把论文的格式检查了好几遍,直到找不出问题为止。 一审算是比较顺利地通过,个人感觉论文的整体水平也上了一个层次。 第 15 周 3 月 16 日至 3 月 20 日下周老师让我提交二稿,看看我的修改进度。 所以这周还是对论文的细节进行修改。 二审主要是审查语言及论文内容。 所以这周的工作主要是对论文的内容及语言,语法等细节进行修改。 不细看不知道,细看错误还真不少。 首先是部分语言没有用简体,部分语言没有书面化;其次是当中有很多语法错误,用词不当;最后是断句不准确,有些段落过长等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细致的进行修正,并及时同某某老师联系,争取在二审的时候顺利通过,并让某某老师省些精力和时间。 第 16 周 3 月 23 日至 3 月 27 日 本周就是正式地提交二稿。 周一把论文以邮件形式发给某某老师,怀着忐忑又期盼的心情。 周五去某某老师办公室,进行了论文的细谈阶段。 虽然自己已经下了很大功夫进行修正,但是某某老师还是指出了很多问题。 心中难免有些沮丧,但还是要积极面对。 问题如下:必须用短语,不能用句子做标题。 顿号。 是绝对不允许的。 针对以上问题,我决定在下周好好改正,争取在二稿截止之前完成。 第十 7 周 3 月 30 日至 4 月 3 日 针对上周某某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所有的修正。 先把论题标题进行浓缩,由句子浓缩成短语,并加以润色;然后把正文中的标题符号以及数字后的句点全部变成与目录中一致的大写标题符号和顿号;再次是对语法进行检查,保证论文语言的书面化和简体化。 某某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很细致,也是我在论文修改中没有发现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自己的语言水平及写作水平还有待提高。 所以自己要多加努力,同时也应该积极请教老师跟同学。 4 月 1 日,以邮件形式发给某某老师二稿,又开始了漫长的二审等待期。 第十 8 周 4 月 6 日至 4 月 10 日 这一周是导师审阅二稿的时间,也是难得可以好好休息,去图书馆看看休闲杂志,放松的时间。 虽是这么说,心里还是比较关心二审的结果。 但也不敢给老师发邮件,怕打扰老师审阅论文。 为了好好利用这段时间,趁机好好研究自己完成的论文,看看好有什么别的不足。 我也借来往届学长们写过的论文,与自己的论文进行了比较。 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知识上的享受跟视觉上的刺激。 往届学长们写的论文题目非常广泛,论文内容也很深刻,给了我不小的打击。 但经过这几个月,跟某某老师的学习,我相信自己的论文会通过二审的。 第十 9 周 4 月 13 日至 4 月 17 日 二审通过。 某某老师说我的论文没有什么毛病,二审已经通过了。 接下来就是等通知交终稿就可以了。 当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我哭了。 因为这几个月的辛苦,终于换来了甜头。 我也一直相信: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这个道理再次灵验了。 看来从这篇论文中,我成长了不少。 另外,当看到身边的同学还有在为二审发愁的时候,我也会主动地去帮助他们,希望大家都能顺利地过关。 即使打气也好,我能做的还不止这些。 希望这一年大家都能为自己的梦想打拼。 论文其实不是件苦差事,它让我们获益很多。 我也会好好珍惜这几个月,我同某某老师一起为论文奋斗的日子。 第 20 周 4 月 20 日至 4 月 24 日 4 月 24 日提交终稿。 这也是我第一次以打印的形式上交论文。 当看到打印出来的厚厚的论文时,感到了十足的力量与欣慰。 这就是我几个月换来的成果,我可以这么对自己说了。 按照某某老师的要求,我准备好终稿,来到某某老师的办公室。 某某老师很热情地接待了我,我将自己的论文终稿交给老师,并深鞠了一躬。 某某老师,真的辛苦您了。 如果没有某某老师的指导,我想我不会超越自己,完成这么一篇出色的论文的。 总之,非常感谢老师。 也许这份感动与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终稿的提交虽然结束了,但我仍然不会忘了这份美好的回忆。 最后祝福某某老师一切平安,万事顺利。 我的论文周志的结束,也意味着大学的结束了。 但我相信,自己以后的路,会更好地走下去的。 论文再见。 某某老师万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