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创意 校本教材(全)内容摘要:
图形创意 校本教材(全) 1目 录任务一1 图形1. 2 现代图形设计1. 3 图形创意理念任务二1 图形创意的思维基础2. 2 图形创意的思维模式2. 3 图形创意思维的发掘任务三1 图形符号3. 2 图形形式的创造3. 3 构形与转换任务四1 图形的形态和特征4. 2 构形和组织4. 3 图形创意的程序4. 4 色彩的应用2任务五1 图画式语境5. 2 意象语境的创造5. 3 幻象语境创造任务六1 形式美感6. 2 描绘技能6. 3 图片处理任务七1 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图形创意7. 2 专业设计课程中的图形创意7. 3 造型艺术课程中的图形创意3前言设计是什么。 这样的追问伴随着现代设计近百年的发展一直在我们的耳畔萦绕。 设计界的许多先贤都在为设计的存在基点而求证,“设计是艺术” ,“设计是文化”“设计是经济”“设计是创造、发明 ”这些声音离我们并不遥远。 或许,我们需要借用其它学科的概念来阐释和界定“设计” 的定义,但我们同时还得清醒地认识到,设计不是某一学科朦胧意义下的子学科。 这么说不是为了割裂它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而是让设计在独立的境况下更好地与世界溶通与互动。 我们并不情愿地认同“设计艺术科学” 的公式,因为设计实在还有太多的关系者,但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艺术和科学的结合是现代设计的第一口奶。 现代设计是在工业革命胜利的欢歌中诞生的,一开始它就继续了艺术中张扬人类意志的表达方式, 也接受了科学设定的功能特质和求证方式。 在艺术和科学的哺育之下,设计逐渐进入自己的空间,为自己的存在理由而探索。 今天,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项产业,为社会承担着逾加繁重的任务。 4任务一习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通过这一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和图形创意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掌握创意过程的一般步骤、创意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需进行自学能力、倾听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的培养理论支持: 课时【教学内容】从点开始我在纸上点了一个黑点,问家人,这是什么。 女儿说,这上一个小蝌蚪。 太太说,这是一个小眼珠。 岳父说,这是一个黑棋子。 岳母说,这是一个小黑豆。 邻居的小男孩却说,这是米老鼠的小鼻子。 如果我继续问,一定会有十个,甚至一百个不同的想象。 我在想,视觉设计师的工作真有意思,他的行为会引起所有人的注意,他所产生的任何符号都会引人联想。 视觉语言的内涵是其它语言所无法替代的。 以点、线、面作为基本元素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常说:“好的设计图形是最能直接、迅速、准确传达人的思想、行为的一种交流沟通方式,是最原始、最富有历史又最为现代的传媒方式之一,是一种独立而又互动的交流文化。 点、线、面是绘画、设计的基本元素,犹如音乐中的音符,单独地看,似乎不构成什么,其实不然。 西方谚语:“一粒沙中见天国”,禅语:“一花一世界,一木一菩提”,石涛的“ 一画(划)论”都是说基本元素中包含了根本性,犹如一粒种子,就包含了生命的全部。 现代设计师,在他的手下一点一线都是一个生命体,充满了生生不息的活力与动力。 对基本元素作深化的认识与感知,从兹起步,发挥无限的生机,使每一个设计师有一个坚实的正确的起步,至关重要。 一开始就必须具备设计师的悟性与灵感。 5使基本元素具备无限的生发力,追求丰谐变幻,复合是人的基本心理与需求。 当我们在一片黑暗中,无比沉闷,看到一星闪亮,即唤起了希望,久而又厌之;当一点变成一线时,感到舒展,久而又生厌;一线变成上下曲折时又有了延伸与动感,久而又生厌;当一线变成形曲折,直至变成“”无穷大形空间变幻时,我们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视觉有极大的愉悦。 寻求创意性的变化,是我们从事设计的基础。 世间一切均在变,除了“变”字不变,一切都变。 点、圆、三角 课题内容1. 点的联想2. 圆的连续、循环想象3. 三角的连续、循环想象 教学方式:以黑白形式,出图。 作业 2 和 3 要求图意过渡连续,要求图的首尾连接自然。 教学要求:1. 寻找生活中最常见的、最简洁的元素。 2. 作业量及尺寸:个内容不少于个 15 图形。 训练目的:激发学生灵感,提高视觉表现能力。 训练思维想象的速度与创意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的思维的能力。 示范图:67三元素: 课题内容:三元素的联想 教学要求:1. 要求各元素形似或意象 2. 作业量及尺寸:2 个相关图形。 训练目的:设计元素本身源于生活,以三元素为依据,通过联想捕捉生活中的相似视觉形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周边的事物、物体发生兴趣,并加以观察,再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 示范图:8眼球 课题内容:眼的联想 教学方式: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明白:眼的功能是什么。 除了动物有眼外,物体是否也有眼睛。 (与眼球同形、同质的东西)。 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熟悉的物体进行拟人化的思考能力,提问会使学生得到一系列的答案。 在学生做作业前,解剖眼球体并介绍画法。 9 教学要求:1. 寻找与眼球相似的物形并将之取代,要 求视觉上的合理与感觉上的幽默 2. 作业量及尺寸:要求在 上作出 20 个图形 训练目的:通过最能激发学生灵性的元素养学生元素替换的能力,以及对某一物进行概括、刻画的能力。 如:蛇、蜗牛。 示范图:10条码 课题内容:条码的联想 教学方式:1. 提问:直线的意义。 提示:从心理学、美学、哲学、形态学角度考虑。 2. 用 15 分钟的时间每人画出 3 个自然界和生活中与直线有关的物体。 3. 点评后再每人画出与条码元素相结合、或相互取代的完整的形图。 教学要求: 抓住条码规范的秩序感觉,寻找生活中的物体并予以取代。 要求结合自然。 作业量及尺寸:10 个图。图形创意 校本教材(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