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内容摘要:

前后照应的句子体会好处。 2.通过重点句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分段。 1.默读课文思考: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成四段。 被捕以前:( 1~ 7 自然段) 被捕经过:( 8~ 18 自然段) 在法庭上:( 19~ 29 自然段) 被害以后:( 30~ 33 自然段) 2.如果按时间分段,找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来。 找出 “那年春天 ”, “4月 6 日的早晨 ”, “十几天过去了 ”, “28日黄昏 ”等表示时间的词语。 小结:段落的划分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可以找一些明显的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分清段落后逐段学习。 (二)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小声自读第一段。 思考: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知道出了什么事。 边画边思考。 学生自由读,边画边练说。 “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很晚。 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去了。 ”可以体会出李大钊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在外面为革命事业奔 忙。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 “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 “埋头 ”指工作很专心,体会出李大钊在家里也在紧张的工作,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怕党的机密文件落入敌人之手。 表明他忠于党的事业。 2.你还有哪些词语、句子不理解找出来。 ( 1) “被难日 ”指什么意思。 指李大钊被敌人杀害的日子。 ( 2)为什么平时慈祥的父亲这一次却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 作者奇怪地问父亲为什么把书和有字的纸片烧掉时,平时对儿女总是那样 “慈祥 ”、“耐心 ”的李大钊,竟 “含糊 ”地回答作者的问题,这件事突出地说明李大钊在这一阶段中工作紧张的程度,同时也怕泄露了党的机密。 ( 3)工友阎振三的被捕为什么让我们替他着急呢。 “阎振三 ”是我们党北方革命指挥机关的交通联络员。 他的被捕,预示着敌人将疯狂地镇压革命,共产党人处境非常危险。 3.读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的话,这里写了几层意思。 表现了李大钊什么精神。 写了两层意思: ( 1) “我哪儿能离开呢。 ”这个反问句表示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表明他坚持到底,忠于党。 ( 2) “知道现在是什么时 候 ”,他明白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但他更知道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 为了革命工作,他早已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 表现了他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舍身为党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三)指导朗读。 带着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情读第 7 自然段父亲的讲话。 (四)学习第二段。 1.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 ”指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