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复习名师点拨 第7章-习作内容摘要:

3、叙方法要注意有详有略,不可流水帐似的平均使用笔墨。 不然,作文就平铺直叙,读起来索然无味了。 倒叙与顺叙恰好相反,它的模式是 就是说,倒叙先把结果(或者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交代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一般新闻类作品或回忆性文章多采用这种写法。 要注意的是:倒叙提前的只是某个部分,其余的内容还是要按照顺叙来写。 采用倒叙,必须是为了制造悬念和波澜,是因为结构或表达的需要,不能为了倒叙而倒叙,把倒叙当作一把万能钥匙。 叙与顺叙、倒叙的最大区别是插叙涉及到两件事。 它是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插入另外一件与之有关的事,并在插入的故事结束以后,再继续原来的故事。 也就是说是 D)式。 如 凡卡一文 5、同学对你的鼓励,三种方法随你任意取舍。 又如家乡新变化,因为有“变化”要表现,而且涉及时间较长,所以最好用倒叙,从眼前写起,回忆过去并和眼前作比较,以突出变化之大。 若是换用顺叙的写法,固然可以按时间顺序一一写来,但于初中生的实际则不利于安排材料。 总而言之,方法是死的,运用是活的,只有多读多练,在具体的作文中根据写作的需要灵活选择,才可能用恰当的方法写出优美的作文来。 例文 1:家乡新变化周末放假时,班主任拿来一叠纸片分发给我们,还说:“时代不同了,现在学校也要和你们和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 今天发给你们的就是联系卡,回家后按要求填好,下周返校时交。 ” (开篇拓开一笔,看似与作文主题毫无关系,其实已交代 6、行文线索。 )时代真的不同了吗。 回头一想,倒也是。 (回忆,插入一笔。 )在我们家乡,土墙茅屋不是已经成为文物了吗,两层、三层的楼房正一栋栋的傲然耸立。 (“土墙茅屋”与“楼房”对比鲜明。 )记得上学期五一放长假,刚好碰上二舅的新房子竣工。 大伙儿在二舅的新房里又说又笑。 二舅也很高兴,大声说:“今年把房子修起,明年再搞装潢,还买台空调,大暑天也凉飕飕的,像躲在冰窖里一般。 ”刘伯打趣说:“那你当心点别冻成冰糕咯。 ”大家“哈哈”的笑了起来。 (“今日”详写,刘伯的打趣更显今日生活的欣欣向荣。 )“喏,你的联系卡。 ”同桌对我说。 我这才从回忆中醒过来,拿起联系卡一看,呵,要填的内容还不少呢。 管他,回家再说吧。 最新海量 8、就叫我去南平看看。 一去一来一走就是一百多里路。 ”爸爸说:“我不是好好的吗。 一百多里路走都要走断腿。 ”我说:“干么不乘车呢,又快又舒服。 ”爸爸笑了:“你当是现在哪,早些时书记镇长到县里开会都是一二一走去的。 ”(书记镇长步行与“我”乘车回家对比,爷爷的探望与爸爸的电话联系对比。 )我不做声了。 妈妈又问:“他二舅明天做什么。 ”爸爸说:“老二买了台电脑,说是搞什么信息技术,让我们的大学生 过去参详参详。 ”“真的。 我早就想玩电脑了,”我又惊又喜,如果不是在吃饭,我早就跳起来了,“太好了。 其实我们老师也要我们如果条件允许,就应该自己买电脑的。 不然,就跟不上时代了”我滔滔不绝的说,忽然发现爸爸好像看怪物似的看 10、没有把握的话,要不要再推迟几天。 ”我的心猛跳了几下,仔细想想应该没什么大的漏洞了,就说:“差不多了,就不知讲不讲得好。 ”老师笑了,说:“下一节数学课就由你来上。 注意不要紧张,我相信你一定能讲得很好。 ”(开篇设悬,吸引读者急读后文。 )我能不紧张吗。 本来我就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女孩,不知老师怎么偏偏选中了我,让我当小老师上一节课。 有心不上吧,但一看老师那对我充满信心的眼睛,我就无话可说;硬着头皮上吧,还真有点担心上砸了锅。 (插叙,为前段释悬,交代相关情节。 )上课铃响了。 我拿着课本走上讲台,向台下一看,七八十双眼睛齐刷刷的瞪着我。 我的心顿时猛烈的跳了起来,“咚咚咚”的撞击声我自己都能听得见。 我手足无措, 11、只觉得脸像火烧一般,嗓子眼干得很。 我大脑里一片空白,下意识的向老师望去。 (心理描绘细腻逼真,非亲身经历没有此感。 )老师正目光炯炯的看着我,那神情似乎在说:“不要慌,要挺住,坚持就是胜利。 ”我收回目光,使劲吸了一口长气,“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相似形” 我开始讲课了。 说也奇怪,开头几句还有点结结巴巴,讲到后来我居然也口若悬河了。 有时偷眼看看老师,发现老师微笑着也听得很认真呢。 (详写上课的经过,老师的鼓励让我抛开胆怯和紧张,真实可信。 )课上得很顺利,我甚至开始觉得我天生就是当老师的料,不用读师范也能上个八九不离十。 (乐极谨防生悲。 )准备讲练习题了。 我正在黑板上板书题目,忽然调皮鬼王浩高高的 12、举起了右手。 “难道还没有听懂。 ”我示意他站起来说话。 (来者不善。 )谁知王浩一站起来,就一字一板奇声怪气的说:“报告罗老师,你把距离 的距字写错了。 ”班上同学哄堂大笑。 我回头一看,可不,我写成“矩”字了。 我叫苦不迭,刚刚平静下来的这时又开始猛跳起来。 “这该死的王浩,提问就提问,怪腔怪调的专门捣乱”我在心里恨恨的骂着。 可是光骂有什么办法呢,我灵机一动,一本正经的说:“噢,看来王浩同学上课非常认真。 对,我们学习就千万马虎不得,任何一点小错误也不能放过。 这一点我们应该向王浩同学学习。 ”教室里平静了下来,王浩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我发现,老师笑着向我投来了赞赏的目光。 (一段课堂小插曲,既表现了“我”在课 14、就是以“我”为叙述者来记事、写人、状物。 第三人称:第三人称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足点上,以第三者的口气,把人物的经历、事情的经过告诉读者的叙述形式。 (二)描写一、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历历在目、维妙维肖。 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二、描写的种类1细描与白描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 16、说:有许多人物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 但是要把这个人物画出来,让读者认得,理解,体会,引起自然的爱憎,是需要许多手法的? 那么,有哪些人物描写的手法呢?常用的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 首先,我们来研究正面描写。 所谓正面描写,是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动。 (1)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 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 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进行外貌描写一般使用:1、简笔勾勒特征;2、运用修辞手法;3、寄托作者爱憎;4 、借助他人眼睛;5、相关人物对比;6、一人几幅肖像;7 、结合其它技法。 外貌描写的要求是: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