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3 语文全套备课精选 同步练习 第四单元 第12课 阿房宫赋 第2课时内容摘要: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对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句的两个“之”相同, 句的两个“而”不同。 B句的两个“之”不同, 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句的两个“之”相同, 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句的两个“之”不同, 句的两个“而”相同。 7根 4、据文意,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句中四处“后人”(3 分)( )A相同,都指秦以后的人; 是指当时的人( 如杜牧 );是指秦人。 B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是指后人之后人,更后的人。 C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相同,都是指当时的人。 D相同,都是指当时的人; 相同,都是指秦以后的人。 8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 6、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 ”遂事曾子。 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 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鲁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 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鲁君卒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往事之,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 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 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 母曰:“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 7、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起对曰: “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武侯曰:“善。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吴起者,卫人也。 好用兵 兵:军事B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薄:不厚,不善待C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弃:疏远,得罪D鲁君卒疑之,谢吴起 谢:辞退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文侯以为将 B亲裹赢粮C其父战不旋踵 D廉平,尽能得士心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且鲁 10、土和沙子” “说的话”之意。 其他三个均属古今异义词。 5DD 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 A、B、C 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6B两个“之” ,前一个为 代词,后一个 为结构助词;两个 “而”都是连词,前一个表转折,后一个表承接。 7“同情”不正确。 9(1)戍边的士兵(陈胜、吴广 )一声呐喊,函谷关就被攻克了,楚人项羽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化作了一片焦土。 (2)假如秦国人能再爱惜六国人民,那么可将帝位传递三代甚至万代,世代做君王,谁能将它灭亡呢。 (3)秦国人来不及哀叹自己的灭亡,而让后来的人哀叹;后来的人哀叹它的灭亡却不引以为戒,也会让更后来的人再来哀叹它的灭亡。 10B薄:轻视11DA 项“以之为”之意, B 11、 项背负粮食,C 项“后退”之意:均与现代汉语不同。 D 项是“廉洁公平”之意。 12DA 项表判断;B 项表承接; C 项作代词,代他; D 项一是代词,一是动词。 13(1)往年吴公替他父亲吮吸毒疮,他的父亲在战斗中勇往直前,决不后退,终于死在敌人手里。 (2)壮美啊,山河如此险固,这是魏国的珍宝啊。 (3)如果国君不施恩德,船里的人都是仇敌( 都会成为敌国的人)。 参考译文吴起,卫国人,爱好用兵之道。 年轻时,家里累积千金资财,游历求官不成,终于使家庭破落。 乡里人讥笑他,吴起便杀了那些毁谤自己的人三十多名,然后朝东走出卫国城门,跟他母亲诀别时,咬着臂膀发誓说:“如果我吴起做不了卿相,就不再回卫国了。 ”于是他服事曾参。 过了没多久,他的母亲死了,吴起始终没有回家。 曾参因此轻视他,而与他绝交。 吴起就到鲁国去,学习兵法来服事鲁国国君。 鲁国让他当将军,带军队进攻齐国,使齐国吃了大败仗。 有人说:“那鲁国是个小国,但有了打胜仗的名声,那么诸侯国。语文版必修3 语文全套备课精选 同步练习 第四单元 第12课 阿房宫赋 第2课时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语文版必修3 语文全套备课精选 同步练习 第四单元 第13课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第1课时
6、 ,丛生的草木。 (2)连、并。 对比、比较。 描述。 情状。 回家。 倒退,退还。 由京城到外地任职。 出去,出来。 志趣相投的人。 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特指同一个政党的成员;人们惯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 眺望。 大口吃。 只。 用在整数的数词的前面。 这里指水光山色。 泛指国家大片土地。 给予的,带来的。 帮助。 (3)助词,的代词,它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更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 “ 招摇 ” :常含贬义,常与 “ 过市 ” 连用;另有 “ 逍遥 ” 一义。 用 “ 逍遥 ” 写水 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 这种 “ 自在逍遥 ” 的安闲,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又更显生动、形象。 “ 油油的 ”“ 招摇 ” : “ 油油 ” 是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 用它修饰 “ 招摇
五柳先生传ppt(1)
、旧友 就 希望 ⑥ 短褐 穿结 ( ) ⑦ 衔 觞 赋诗( ) ⑧ 以 乐 其志( ) ⑨ 不 戚戚 于贫贱,不 汲汲 于富贵 ( ) ⑩ 环堵 萧然 ( ) 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酒杯以 为乐 忧愁的样子 心情急切的样子 空寂 1、亦不 详 其姓字( ) 2、 因 以为号焉 ( ) 3、不求 甚 解 ( ) 4、造饮 辄 尽 ( ) 5、环堵 萧 然 ( ) 6、箪瓢屡空, 晏如 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