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7课 陆文学自传 学案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在菩提树的绿荫间,你看到他了吗。 别闭上你的心扉,瞧,他们正向你走来,凝视着你的眼睛,握住你的手。 巴赫在他的赋格曲中,以美妙的和谐、均衡、严谨体现了建立秩序、树立权威的“巴罗克”时代风貌,他引着你走进的,是宏伟壮丽、坚固精巧的殿宇。 而柏辽兹却用幻想交响曲中狂热的音浪裹挟着你左奔右突,直到古典的形式扭曲、变形、坍塌,然后,听他高唱挣脱灵魂桎梏、摧毁旧日城堡的浪漫主义赞歌。 循着音乐之声,不知不觉中,走进深邃而迷人的历史幽境中去,每一扇被你推开的大门后面,都有不同的歌声为你响起,那就是一代又一代人心境的回声。 音乐是你自己的心境。 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赏读: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 3、俭,亡于奢靡。 奢入俭难。 司马光资治通鉴赏读:生活环境从节衣缩食变成丰衣足食 ,轻而易举;若是由丰衣足食变成节衣缩食,那就很困难了。 最新海量高中、恕可以成德。 宋史赏读: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赏读: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作者视窗中国文化史上的奇才陆羽陆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才。 行为奇。 和人闲处,半途离开是常事,且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想走抬脚就走;答应别人的事,即使“冰雪千里,虎狼当道” ,也不会延误。 交往“名僧高士” ,无事时便驾小舟往来山寺,清苦却逍 4、遥自在、其乐无穷。 只是回家时却“号泣而归” ,忧时伤世毫不掩饰。 你说这人奇不奇。 难怪人家把他比作狂人接舆。 经历奇。 陆羽三岁就成了孤儿,被积公和尚收养。 九岁因不愿从师理佛而想学孔圣之文,被罚做繁重的劳动,练就了坚强的性格;专司为人烹茶,奠定了成功基础。 历尽艰难困苦而初衷不改,后离开寺院沦为伶人,这使他有机会接触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陆羽这个奇人最终成功了,写下了一系列作品,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性格奇。 如果没有少年时期的坚持,没有一颗率真、纯洁、高雅的心灵,没有刻苦执著的奋斗精神,中国历史上便少了一位特立独行的文学家,更少了一位茶学的开拓者,中国的茶学不知会因此往 7、扁舟往来山寺:(2)杖击林木,手弄流水:(3)主者以为慵惰,鞭之:(4)因倦所役:答案(1)名词作状语,坐扁舟。 (2)杖、手:名词作状语,用杖、用手。 (3)名词作动词,用鞭打。 (4)意动用法,对感到厌倦。 4文言句式(1)陆子盖今之接舆也:(2)结庐于苕溪之湄:(3)常扁舟往来山寺:(4)故特以相赠:答案(1)语气词“也” ,表判断。 (2)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苕溪之湄结庐”。 (3)省略句,“来”后省略介词“于”。 (4)省略句, “以”后省略宾语“ 之”。 5翻译下列句子(1)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 译文:(2)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 译文:(3)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 8、不善,若己羞之。 译文:答案(1)( 陆羽 )经常坐着小船在山寺间往来,随身携带的只有纱巾、藤鞋、短衣、短裤等物品。 (2)(这头牛 )适合山野之人骑乘和蓄养,所以特地把它送给我。 (3)见到别人做好事,就像自己也做了这样的事;见到别人做了不好的事,就像自己也做了不好的事而羞耻。 6文白对照 子 名 羽 , 字 鸿 渐 , 不 知 何 许 人 也。 陆 先 生 名 羽 ,字 鸿 渐 ,不 知 是 哪 里 人。 云 字 羽 , 名 鸿 渐 , 未 知 孰 是。 也 有 人 说 他 字 羽 ,名 鸿 渐 ,不 知 谁 说 得 对。 或 :有 的 人。 云 :说。 孰 :疑 问 代 词 ,谁。 有 仲 10、。 惑 :疑 惑。 凡 与 人 宴 处 , 意 有 所 适 , 不 言 而 去。 凡 是 与 别 人 闲 处 ,心 里 想 往 别 处 去 ,(往 往 )不 说 一 声 就 离 开 了。 宴 :安 逸 ,闲 适。 意 :意 图。 适 :到 去。 而 :连 词 ,表 示 转 折 ,就 、却。 人 或 疑 之 , 谓 生 多 瞋。 人 有 的 怀 疑 他 ,说 他 性 情 易 怒。 或 :有 的。 疑 :怀 疑。 之 :指 代陆 羽。 谓 :说。 瞋 :怒 ,生 气。 又 与 人 为 信 , 纵 冰 雪等 到 与 别 人 有 约 ,即 使 冰 雪 满 路 ,千 里 , 虎 狼 当 道 , 而 11、不 愆 也。 相 距 千 里 ,虎 狼 挡 道 ,也 不 会 失 期。 又 :表 示 意 思 转 折。 信 :约。 纵 :即使。 当 道 :挡 道。 愆 (延 误。 上 元 初 , 结 庐 于 苕 溪 之 湄 , 闭 关 读 书 ,唐 肃 宗 上 元 初 年 ,在 湖 州 苕 溪 边 建 了 一 座 茅 屋 ,闭 门 读 书 ,不 杂 非 类 ,不 与 非 同 道 者 相 处 ,上 元 :唐 肃 宗 年 号 (760 761)。 结 :构 造。 苕 溪 之 湄 :苕 水 之 滨。 苕 溪 ,又 名 苕 水。 名 僧 高 士 , 谈 宴 永 日。 常 扁 舟 往 来 山 寺 ,而 与 和 尚 、 12、隐 士 ,整 日 谈 天 饮 酒。 常 常 坐 着 小 船 往 来 于 山 寺 之 间 ,随 身 唯 纱 巾 、 藤 鞋 、 短 褐 、 犊 鼻。 随 身 只 带 着 一 条 纱 巾 、一 双 布 鞋 、一 件 短 布 衣 、一 条 短 裤。 谈 宴 :谈 天 ,喝 酒。 永 日 :整 天。 扁 舟 :小 船。 唯 :只。 短 褐 :贫 苦 人 家 的 粗 布 衣 服。 犊 鼻 :短 裤 、短 围 裙。 往 往 独 行 野 中 , 诵 佛 经 , 吟 古 诗 , 杖 击 林 木 ,往 往 独 自 一 人 走 在 山 野 中 ,朗 读 佛 经 ,吟 咏 古 诗 ,用 手 杖 敲 打 树 木 ,行 13、 :走。 野 :山 野。 诵 :陈 述 、叙 述。 吟 :吟 咏。 击 :敲 打。 手 弄 流 水 , 夷 犹 徘 徊 , 自 曙 达 暮 ,用 手 拨 弄 流 水 ,流 连 徘 徊 ,从 早 到 晚 , 日 黑 兴 尽 , 号 泣 而 归。 至 天 黑 ,游 兴 尽 了 ,号 啕 大 哭 着 回 去。 楚 人 相 谓 : “陆 子 盖 今 之 接 舆 也。 ”所 以 楚 地 人 相 互 传 说 :“陆 先 生 大 概 是 现 代 的 楚 狂 接 舆 吧。 ” 故 :所 以。 相 谓 :相 互 传 说。 相 ,相 互。 盖 :大 概。 之 :助 词 ,相 当于 “的 ”。 接 舆 :论 语。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第7课 陆文学自传 学案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 还自扬州” 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三)检测自读效果。 四个大组口答竞赛。 (要求学生合上书本) [幻灯 ]( 1)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
2、,你是你自己的起点,也是这个世界的有力起点之一。 不要恐惧自己身上的力量突然丧失,担心哪一天自己身上的河水干涸,自己的大地枯萎,种子不能发芽,灵感不知去向。 你的根基正是在你自己身上,你心灵中肥沃的土壤正有待开发。 于是,大作家托马斯曼在流亡瑞士期间,为自己列了一个清单,其中包括:让自己深入内心地沉静工作在动乱、政变、威胁之中,平静和坚持不懈地从事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没有其它路标时
(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交流在 自学的时候,觉得 难 读 的句子 , 指导读好句子。 读全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你知道课题“伯牙绝弦”中的“绝”是什么意思了吗。 课题又是什么意思。 文中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板书:伯牙 钟子期) 你在这篇文言文中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呢。 接着交流在 自学时,觉得难理解 的句子,指导理解难句意思。 用自己的话 讲讲这个故事。 (三)深入探究,疏通文意
读一读 “词语花篮 ”中的词语,从课文中 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2.读完课文,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 ——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 齐读最后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 ) 3.学习链接: P111“仿生学 ” 4.为什么说自然界
时说:“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 ④ 一个少女置身闹哄哄的车厢,旁若无人,全神贯注地读自己的书。 ⑤ 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物质生活十分匮乏,但仍节衣缩食,来首都看画展,在名画前流连忘返。 小组再次讨论: 在这 5 个事例中,“灵魂”这个词并没有出现,但在他们的言行之中,在他们最在乎的、追求的东西中,灵魂的光彩已经折射出来了。 让我们来共同探讨 —— 他们各个在不同的情形下,最在乎的什么呢
2、风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前方就是成功的彼岸。 别再留恋破碎的旧梦,别再沉迷于往日的幸福光环,别再计较人生的得失,别再担忧明天的天气。 既然选择了前进就只管风雨兼程,微笑送走不愉快的乌云,不要让他们遮住你的眼睛。 不要因为今天的痛苦而否定明天的幸福,不要因为微小的成功而迷失方向,不要因为眼前风雨而否定明天的阳光,因为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 也不要因为错过月亮而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