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内容摘要:
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个顶点。 分别指出三角形的 3 个顶点、 3 条边和 3 个角。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在三角形上标出“顶点”“角”“边”。 75 页“试一试”。 (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说说各自对题目的理解。 ( 2)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画后,教师展示学生的画法。 ( 3)观察比较。 提问:观察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 (二)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76 页例题 2 人字梁图。 学生独立观察图。 师提问: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课题: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
相关推荐
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回顾,激活记忆 天津中公教育 首先,通过谈话问学生 “把一个蛋糕分成 2半,每半表示多少。 ”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很快回答是 1/2,然后通过媒体呈现例 1的几幅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导学生小组间相互说一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且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预设学生在填写最后一幅图的分数时,出现“ 2/ 2/ 1/3”,这时肯定
T全 =T前 +T后 =6s+7s=13s V全 =S全 /T全 =100m/13s= 答:前 50米的平均速度是 ,后 50米的 平均速度是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二、认识公路标识牌 三、认识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三 、 达标自查 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120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为。 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样的图形。 ( 2)小组合作完成至少一种面积计算方法。 引导说说分成的每个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 3)全班交流多种方法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指导运用多种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P23~24,集体交流。 ( 1)练习四第 4题 点拨: 分:梯形面积 +长方形面积 补:正方形面积 — 三角形面积 ( 2)练习四第 5题 辅导学生不规则图形分成的两个不同梯形的上下底分别是多少米。
再现父爱 (1)、那只老羚羊比先前消瘦很多。 猜猜看 : 老羚羊为什么而消瘦呢。 在过去的半个月里它是怎么度过的。 (2)、 老羚羊慈爱的目光在小羚羊身上扫来扫去,还不时用嘴去蹭小羚羊的后腿。 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谈谈这一对父子相互会说些什么呢。 (3)小结:从冒死截车到目送小羚羊安全离开再到迎接小羚羊康复归来无不显示出伟大的父爱,这真是父爱情深啊。 板书( 父爱情深 ) 领悟科考队员的美好心灵
3、欲宠荣其父祖 D敢不承教而加详焉答案 项与例句皆为名词作动词。 A 项名词作状语。 C 项使动用法。 D 项形容词作动词,详加考证。 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A其将安近B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C其心欢戚无异庸人D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答案 项与例句皆为省略句。 A 项宾语前置句。 B 项被动句。 D 项被动句。 二、阅读理解(2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